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位西医博士的中医抗疫记
TUhjnbcbe - 2024/7/1 21:50:00

医院,有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医生:他是西医肿瘤学博士,却因精通中医,受到很多患者的认可。他就是该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郭宏强。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郭宏强临危受命,担任该院疫情防控专家小组成员,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和“一人一方”,为一线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筑起一道“中医”防护屏障。

“最近网上有很多预防新冠肺炎的药方,我不建议大家随便使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随便服用后可能适得其反……”疫情开始初期,医院一场防控专家小组会上,郭宏强就提醒大家不要随便用药。

2月3日,医院援助信阳医疗队11名队员出征,守护河南“南大门”。

“就在医疗队即将完成支援任务时,我们突然得知和队员们一起并肩作战的一名当地医生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院领导第一时间找到我,委托我在最快时间内询问我们队员的身体状况、开具中药药方并送往前线。”郭宏强接到命令,迅速与11名队员取得联系。

由于身处两地,不能面诊,郭宏强请队员们分别把各自的舌头拍一张照片发过来。

“通过观察他们的舌质与舌苔,逐个询问身体状况,所幸的是大家都没有什么大问题。”郭宏强回忆,有一个队员,舌质赤红,考虑内热较大,经过询问,队员自己也说晚上燥热,睡眠不好,综合考虑属于肺热较重,予以大青龙汤合苇茎汤清散郁热,并嘱咐拿到药后一日三次喝,开了五付。其他队员各开了七付药,医院以最快的速度熬制出来并派车送往信阳。

药品送达信阳已是夜晚11时,郭宏强嘱咐大家当晚就要喝,连续服用。“尤其是问题比较大的那名队员,我要求他一天服用3包,喝完第二天,再问他说好了很多,不那么燥热了,这才放心。”郭宏强说。

疫情发生,该院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支援一线。在出征之前,很多人联系郭宏强面诊,经过问诊、看诊,郭宏强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辨证施治,为他们开具药方,并叮嘱他们提前把体质调整好。

“医务人员只有在保证自己身体状态良好、精力充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救治病人、服务病人的工作中去。”郭宏强说。

一名在该院大门口负责为进出人员测温的职工,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出现高烧、全身疼痛、咳嗽严重等症状,伴随着恐慌、焦灼的心理,打电话向郭宏强求助。

根据她的描述症状和舌苔,结合气候,郭宏强辨证其为外寒内热,痰瘀互结,并为她开了方子,服用后疼痛有所减轻,但是还是没有完全缓解,仍然低烧。

“二诊看了她的舌苔,我觉得应该属于阳虚体质,就换了诊断思路,应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再次服用。”郭宏强说,临床处置,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不能自以为是,由于客观原因实在不能面诊时,要将能够收集到的信息细细甄别,有时一个微小的细节就会影响到整个辨证与用药。

1月31日晚间,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刷爆网络。得知消息后,郭宏强从中医药角度“因人、因时、因地”三方面剖析,总结出双黄连口服液现在不适合作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服用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的结论,并通过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西医博士的中医抗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