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学寒邪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什么
TUhjnbcbe - 2022/12/31 22:21:00
白癜风新技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0/5709508.html

寒邪与湿邪在性质上同为阴邪,侵袭人体后,都具有损伤阳气的特点,但是,因为寒邪主冬季之气,当然也可见于其它季节,如气温骤降,或涉水淋雨,或汗出受风等都是感受寒邪而发病的条件。湿邪主长夏之气,除了季节的关系还有生活环境的潮湿,或涉水雨淋,或出汗后粘衣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寒为阴盛,寒邪致病直接损伤人体的阳气,使其对于机体的温煦,气化和推动作用衰减,表现出一系列机能障碍或减退的症状,如恶寒,脘腹冷痛,吐泻清冷,脉迟等。湿邪侵袭人体,多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而发病,湿邪最容易困遏脾气,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腹部胀满,胸脘痞闷,大便溏泻等症。湿邪是通过遏伤阳气而致病。

寒邪致病易使气机收敛,气血凝结阻滞于经脉,导致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皮肤的毛窍闭塞,阳气不能伸展,故出现恶寒,无汗,肢体屈伸不利,脉紧等症。由于寒凝气收,血脉拘急,气血不畅,故常见疼痛之症,因而有寒性主痛的说法。湿性重着,湿邪侵犯肌表,则清阳不升,营卫不和,常见头晕头重如裹,周身困痛,四肢酸沉。若湿邪滞留经络关节,则使阳气不得布达,可见关节疼痛重着。

寒邪与湿邪在致病中,机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在形态的改变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寒邪伤阳,导致体内阳气的温煦功能减退,表现出分泌物和排泄物澄澈清冷,如鼻流清涕,呕吐清水,小便清长,大便下利清谷等症。湿性粘滞秽浊,表现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清和排泄不爽的特点,如小便浑浊,涩滞不爽;大便溏垢,粘滞不畅;妇女带下秽浊,以及疮疡浸淫糜烂等。另外湿邪易侵袭人体下部,出现下肢水肿,重着疼痛,下利,妇女带下等症,所以称“湿性趋于下”。

总之,寒邪和湿邪都是人体致病的因素,中医通过病人的症状,进一步辨别是寒性侵体,还是湿性侵体,还是湿邪与寒邪同时侵体,只有对它们辨证清楚,才能指导中医进一步选择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学寒邪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