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创建全民健身“一县一品”特色品牌,
安乡的乒乓球,汉寿的龙舟,鼎城的龙狮,常德市通过创建全民健身“一县一品”特色品牌,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一县一品”是龙头
图为常德市民在闲暇时间打乒乓球进行锻炼。 通讯员 摄
本报 王亮
“一县一品”是龙头
在常德市安乡县,如果不会打乒乓球,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2007年,安乡县开始创建“乒乓球之乡”。7年来,成绩斐然。
截至2013年,安乡县成立102个乒乓球协会,186支乒乓球队;全县可进行乒乓球运动的场地有400多个,乒乓球台2000多张,所有的乡镇至少有一张球台。安乡县几乎月月有赛事,小到乡镇之间的对决,大到跨省的“湘鄂边”乒乓球联赛。因为长年开展比赛,竞技水平又高,经常有湖北、江西球队慕名前来参加安乡县的比赛。
在乒乓球运动的带动下,安乡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30%。安乡县体育局副局长张先明介绍,“一些老百姓即使不打乒乓球,也会去玩点什么运动,不然感觉跟别人比,像是少了点什么。”
常德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泉礼介绍,常德市近年来选择老百姓喜欢的、适合当地开展的项目,开展地方特色鲜明的“一县一品”体育活动,打造“江、湖、山、道”具有湖南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以推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目前,除了安乡的乒乓球,汉寿县的龙舟,鼎城区的龙狮,武陵区、澧县的排球等“一县一品”,都成为当地群众体育发展的龙头。
民生体育进社区
常德市的群众体育,走进了社区街道,走到了群众身边。
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常德市每年投入300万元,兴建以社区、街道为基础,方便居民日常体育健身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截至2013年,常德市已经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采购安装健身器材近500套(6000多件)。目前,健身器材遍布常德市的广场、公园和社区。
75岁的肖大爷退休10多年,“10多年前,我跑到公园也找不到健身器材,只好就着树枝压压腿。现在我家小区里就有七八样健身器材,健身非常方便。这是最让我们老年人开心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带动群众参加健身活动,常德市3年培训了404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带动了大批市民积极参加各种健身活动。
三岔路街道是常德市武陵区一个普通社区,去年组织了8次群众体育活动。街道工作人员王紫瑛告诉:“体育活动多了,进麻将馆的人就少了,很多居民的家庭生活也和谐了。”
常德市体育局局长燕为志表示:“‘一县一品’也好,体育进社区也好,说到底都是民生工程。发展群众体育,就得站在群众的角度,根据群众的需求,建立便捷、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