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靠什么领跑 [复制链接]

1#

广东五所医药类高校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名气比较大,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八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今年的国内各省中医药事业省际竞争力排名榜单上,广东中医药事业省际竞争力进入全国前三,产业发展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中医药教育评价排名全国第二,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居功至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称“广中医”,前身是年创立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年成为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年更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史上长期直属原国家卫生部,年转由广东省管理。

云山珠水,杏林飘香。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南粤大地扮演着中医药发展“排头兵”角色。中医学是广中医的传统优势,也是“双一流”建设学科。今年招生工作中,又新增中医骨伤科学等3个本科招生专业,进一步突出了中医药主体地位和优势。

作为岭南地区中医类高校的“名片”,广中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由此可见,广中医很早就是医药类高校的“第一棒”选手。

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设有17个二级学院,27个招生专业,85%招生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专业影响力,在广东省综合院校中排名第五。

广中医有特色。广中医秉承“重经典、强临床”中医传承,这六个字的涵义,简单讲就是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的深度融合,让“经典回归临床”。目前传统中医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大经典,其教研室都医院,教研人员既是临床科室的大夫,也是经典教学的老师。

中医学作为中医药大学的“魂”,在广中医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为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广中医先后创办了“铁涛班”“深圳创新班”“岭南班”“国维班”“精诚班”等,让专业设置聚焦到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办学方向,使内部资源更加集中。

相比而言,广中医生源约75%来自广东,所以这所大学的区域定位很明确,就是培养人才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产业服务。

现在的广中医,是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

广中医有担当。广中医自主研发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治疗指南》收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复方,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

广中医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医院4所,医院5所,医院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医院之一。

这三年疫情防护工作中,广中医表现非常抢眼,副校长“德叔”张忠德12次出征驰援全国抗击疫情,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及救治中的独特优势,树立起了中医抗疫标杆。

其实,广中医也是国内建立公共卫生学科较早且效果明显的高校之一,这里的公共管理学科,医院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和技术,逐步渗透到医疗领域,广中医的新医科建设也具备了更大的平台支撑。

相聚广中医,筑梦杏林园。这就是广中医,你有哪些补充,欢迎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