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州百优医生候选人中医世家出生的 [复制链接]

1#

陈均医生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

近日,贵州省百名优秀医生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贵医院的专家医师——陈均,也有幸进入了“杏林高手”的候选人名单,并接受了贵州都市报的采访,以下就是贵州都市报记者王迪对陈均医生的采访内容:

专家介绍

今年42岁的陈均中医师生于中医世家,是重庆永川名中医陈子明之第五代传人,曾深造于贵阳中医医院,擅用经方和时方结合苗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内科、皮肤科、妇科、男科、颈腰椎疾病、慢性胃病等疾病。

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是陈均中医师在贵州医院坐诊的时间,他的3号坐诊室外常常挤满了找他看病的待诊患者。为了能让前来看病的患者就诊,他总是在上午坚持看完所有的患者才下班,经常走出诊室时,都已经是下午一两点了。考虑到能再多给病人看病,他主动给院领导申请又在周三下午开了门诊。

12岁就开始研习中医

生在中医世家,陈均从小就是闻着中医药材的味道长大的,从12岁起,身为民间中医的父亲便要求小小的他和其他两个小兄妹每天必须得背诵《药性赋》《药性四百位》等等中医药基础知识,父亲早上布置好任务,晚上收工后回来抽查,谁的成绩最好,就赏一颗糖吃。而陈均则是兄妹三人中拿到糖最多的那个人。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初也并非说是为了能讨糖吃就一个劲去背中药药名,还是从骨子里从小就受父辈行医的影响,是打心眼里就很喜欢这份职业。从小开始,我就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中药的知识,一有空就和他们一起到深山里去采药。”陈均对记者说道。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看病讲究的“有是症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这也体现了中医治病的辩证论证的观点。“我其实并不赞成很多人都说看中医要讲究缘分,也不同意‘医治有缘人’这句话,因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找准了病因,知道了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了解病机就能对症下药进行医治;在我的行医过程中,也会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每当我拿不准的时候,我都会告诉患者,自己还要再查查中医学资料或与我的老师商议争取为患者解决疑难病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我们中医身上同样适用。”

陈均医师说道,下一步,他希望国家能更加重视中医的发展和改革,他建议从小学开始,就应该采取漫画的形式在小朋友中推广中药知识。“现在,社会上还是有一些声音瞧不起中医,甚至诋毁中医看病救人的作用,我希望国家能够更好更快地出台促进中医医药发展的*策和环境。”

“经方”显效80岁中风老人

前段时间,一位贵州籍在中山医科大学任职的神经内科主任托人找到了陈均医师,希望他能帮自己给80岁已经中风脑梗的父亲看看病。面对这个请求,陈均第一时间便去贵医探望了老爷子。一番仔细的望闻问切之后,他发现老人家虽然因为中风脑梗导致上肢瘫痪甚至不能开口说话,但就中医理论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少阴病症出现的症状。于是,他为老人家开了药方。令人惊喜的是,才服用完第二服药,老人家的意识就逐渐开始恢复,开始可以断断续续的开口说话,虽然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却让老人的女儿也就是当初托人找到陈均的这位中山医科大学的主任很是感动,他们全家都把陈均当做救命恩人一样十分感激。

“其实,像这样的诊治患者的情况每天都有许多,每一个患者因为用了辨证处方服药后病症得到缓解、治愈,都是我感到最快乐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我想这就是身为一名中医师能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吧。”陈均微笑着说道。“我有三位老师,一,同行;二,书本;三,患者。希望向‘三位老师’不断学习成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年加入贵医院前,自己有一个中医馆,每天前来找自己看病的病人很多,这其中就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而通过吃了他开的药方,这些病人的血糖被控制得非常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贵州百灵已经成功研发了一款名为“糖宁通络”的贵州苗方苗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极佳的消息后,身为中医的他也感到很高兴。机缘巧合下,贵州百灵方面找到了他,邀请他也能加入百灵,一起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医治提供服务。在考虑了3个月后,陈均医师正式来到了百灵,任职贵医院苗药研究中心主任。

现在,除了每天为患者坐诊看病外,陈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每天回家后要听8岁的儿子背诵各种中药药性。也许是世代薪火相传的原因,小小年龄的儿子也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现在自己给自己定了个任务,就是要在明年清明返乡时,在清明会上给大家完整背诵药性味的内容,目前已经可以背多味了。”身为父亲的他,也会经常带着儿子去山上采药。

他告诉记者,这次有幸作为贵医院的一名门诊中医师参加贵州省“百优医生”杏林高手组评选,如果有幸入选,自己将在中医道路上坚持“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座右铭说的那样,学经典、拜名师、多临证的方法去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技,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