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级新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天,我们在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建筑错落有致、富有现代气息的富春新校区举行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富春校区历时六年建成,几天前刚刚启用,我为能与同学们一起见证学校发展的又一个辉煌时刻感到非常高兴。
同学们来到浙中医大,将在这里度过短则4年,长则8年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这一段宝贵的青春年华?在浙中医大学什么,怎么学,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大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望闻问切,合称“四诊”,被历代医家尊为“医之纲领”。今天我就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给同学们谈点看法,提点要求。
首先是“望”。
“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的望是指望病人的面色等内容,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这里我引申为登高望远、见贤思齐。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过,“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痛感当时医风不正,站在民族健康事业的高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立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被誉为医圣。所以,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后要站在国家发展、事业需要的高度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尽早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并且为实现这个目标和规划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英雄情结,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素质的重要方法。医者仁心,作为医科院校的我们更要具备责任与爱心。年7月,我校口腔医学院大五学生郑雅雪下班途中在地铁口看到一位躺在地上的昏迷老人,临危不惧、科学施救,被誉为最美白衣天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次是“闻”。
“闻而知之谓之圣”,中医的闻是听病人的语音以及嗅病人气息等,闻就是要求我们明辨是非。《管子·君臣上》里说,“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思是说,要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当今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面对自媒体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人云亦云,随意跟风转帖,一定要冷静分析,深入思考,择善而从。要做到“慧眼识珠”,“莫为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治定力,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唱响正气歌,传递正能量,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三是“问”。
“问而知之谓之工”,中医的问指问病情,这里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要勤学好问并且培养批判性思维。大学是做学问的场所,“学问”一词《易·乾》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讲的就是学中问,问中学。孔子也强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见,要学好专业,勤学好问是必不可少的。清代医家叶天士聪颖过人,但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先后拜十七位名医为师,终成一代温病大家。其次,我们国家正处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历史时刻,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批判性思维。因此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保持一颗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和研究,大胆质疑,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挖掘和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做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其四是“切”。
“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的切是指切脉。切脉时,要求医生静心凝神、专心致志,仔细体察。移用到学习上,就是要求我们摒弃浮躁的心态,要静下心来,潜心治学。当今社会碎片化阅读十分普遍,但是碎片化阅读难以替代细心品读经典,更达不到探求科学的目的。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明代绍兴医家张景岳历时30年研习《*帝内经》,四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医学巨著《类经》,是中医人潜心治学的代表。因此,在学习上,我们既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淡定,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孜孜不倦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下去。这样,一定会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
亲爱的同学们,富春校区环境优美,是一个求学求知的好地方。只要我们高举“求本远志”的旗帜,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四诊合参,明辨是非,我们一定能够成为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从医人,一定能够成为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的社会人,一定能够成为父母满意、学校高兴的放心人。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