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们生活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就养生来说,中医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目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元用于健康养生。
但同时也正因为养生市场蛋糕的庞大,加上市场准入门槛低,和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养生市场乱象丛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养生保健市场有多万从业人员,但经过专业培训,或者从正规院校毕业的“正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
这几年,国家鼓励与支持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教育部批准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批又一批的院校开设“中医养生学”等本科五年制专业,已经将中医养生学专业设置成为本科学历教育。
据悉,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将学习采药、茶道、插花、太极等传统文化,培养集中医医疗、预防、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适合从事中医养生及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工作。
的确,毕竟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去做,而中医养生又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在这个老龄化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也要作出严格的规范,才能保障市场有所作为和有序进行。培养中医养生专业人才,可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对于中医养生的迫切需要和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又能纠正社会上的养生乱象。
那么,随着各个大学逐步培训中医养生学专业“正规*”人才,民间中医能成为中医的“正规*”吗?
民间中医是中医从业人员中特殊而又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和经验,为基层百姓提供了必要的中医药服务,但民间中医往往是通过师承、家传等方式培养,现有医师资格考试难以评价其真实水平。所以,民间中医长期处于不正规、不规范的从业状态。
年《中医药法》出台后,从法律的高度肯定了民间中医。在承认民间中医的合法身份上,随着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策法规的完善,为民间中医开辟了“转正”的路子。
中医药法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
年出台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实施确有专长医师考核,让民间中医成为合法正规的医师。
除此之外,让民间中医“转正”为合法合规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才,也对于保护民间中医、壮大基层中医服务队伍、方便人民群众得到中医的全面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养生保健的服务规范要求,让民间中医成为合法正规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技能人才。
有了规范要求,民间中医开办“中医养生机构”的场地、环境,服务人员、服务内容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依据。对民间中医合法合规的的开展经营活动有了很好的保护。
可以看出,民间中医是健康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中医的传承发展也更适合民间中医。从正规院校毕业的是“正规*”,但是,民间中医也不断在提升医术和专业资质水平,也是中医发展的“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