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考分数不是很高的中国药科大学有多少人了 [复制链接]

1#

现在在经济环境一般的情况下,医科大学特别火爆,顶级的医科大学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纳入清华招生计划),北大医学部,复旦医学部,上交医学部。。。。。,分数高的令人瞠目,但和医科相伴而生的药科呢?好像差距有点大啊!即便挂上的title,即便有中国的冠名,好像还是与医科大学有较大差距,那这么说,你了解中国药科大学吗?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出路咋样?这些你都了解吗?建议看完你再做决定吧!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学校,成立华东药学院。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年进入国家“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年,学校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年9月,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同年12月该校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A+”,位列第一档;学校药理学与*理学、化学以及临床医学三个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理学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72位。学校自然指数位居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42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本专科生人(本科生人,专科生人),研究生人(硕士人,博士人),留学生人。

毕业生总体去向::届毕业生共有名,名毕业生就业(协议就业人,灵活就业人,升学人,出国出境人,自主创业1人),占比99.15%;待就业35人,占比0.85%。博士生以就业和出国为主,硕士生和本科生及专科生以就业、升学为主。

生源地:中国药科大学届毕业生均以中东部地区生源为主,其中以江苏省生源最多。此外,博士生与硕士生在安徽、河南、山东三省的生源占比也较高。

国内升学:届毕业生共有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其中硕士生78人,本科生人,专科生38人。我们看看升学主力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本科生的升学情况:

出国留学:届毕业生中共有人选择出国(境)留学;其中博士生8人,硕士生20人,本科生人。届毕业生在美国、英国留学的比例相对较高。我们看看出国人数较多的本科生的学校分布:

就业行业分布:届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为制造业(主要为医药制造业),占比达49.58%;其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42%)、教育(7.57%)、卫生和社会工作(5.11%)。分不同学历层次来看,博士生主要流向教育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制造业;硕士生及本科生均主要流向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专科生主要流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

就业单位性质::届毕业生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15人,占比0.51%;到国家机关就业61人,占比2.06%;到教育单位就业人,占比5.54%;到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人,占比8.07%;以上累加为16.18%。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人,占比7.19%;到三资企业就业人,占比17.47%;到其他知名企业单位就业人,占比54.86%。

就业区域: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的比例整体较高。从学历层次来看,博士生有53.27%的人在江苏省就业,硕士生有45.04%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本科生有41.24%的人在江苏省就业,专科生有65.05%的人在江苏省就业,其他的以北京、上海、浙江居多。: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的在南京的比例整体较高。分学历层次来看,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超过七成毕业生(75.44%)在南京就业;就业的硕士与本科毕业生中,均有五成以上(分别为59.41%、52.35%)在南京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是医药产业聚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可见学校对医药产业的人才支持度较高。

就业单位:届毕业生协议就业主要流向各级医药监管机构、药检系统、科研院所、医疗卫生单位、高等教育单位、全球医药50强和国内制药工业强企业。毕业生到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医疗卫生单位等高层次单位就业的比率达到36.72%,到全球医药50强和国内制药工业强企业就业的比例为38.24%。

国家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科研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天士力集团研究院、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

事业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所、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等

医疗卫生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第三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西安医院、医院等

高等教育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

全球医药50强企业:辉瑞、诺华、罗氏、默沙东、赛诺菲、强生、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拜耳、勃林格殷格翰、安斯泰来、默克雪兰诺、大冢制药、百特、卫材等。

毕业生薪酬水平:届毕业生整体薪酬较高,其中博士生的平均月薪为元;硕士生的平均月薪为元;本科生的平均月薪为元;专科生的平均月薪为元。

各专业就业率:

本科生:生物技术(95.83%),经济学(96.36%),市场营销(96.55%),国际经济与贸易(97.59%),其余专业就业率均在98%以上,更有13个本科专业就业率为%。

硕士生:企业管理(85.71%)药理学(96.15%),社会与管理药学(96.88%),其余专业均为%。

博士生:药物代谢动力学(92.31%),药剂学(95.45%),其余专业均为%。

行业远景分析: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GDP增加和财*收入增长,使国家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医保领域。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将对医药产业的支持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将生物医药列为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新医改到年实施完成后,医保全覆盖及大健康计划由临床治疗向预防和康复两端延伸成功,医药市场扩容将带来医药行业的快步发展。。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负担能力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等多个利好因素,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仍将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2万亿元。医药产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虽然目前药科不是热门专业,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肯定会有比较丰厚的回报,作为录取分数不算太高的学校,应该是极具性价比的高校,关于中国药科大学的就业质量,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