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5.html说起头皮,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梳头、洗头、头皮屑等关键词,作为仪表相貌和个人卫生的“窗口工程”,打理起来是认真的,但实际上,头皮有时候也很烦人,因为上面长出脓包和疙瘩,时常发痒和疼痛。
大多数人不知道,头皮是全身皮肤较薄的地方,仅次于眼部、唇部的皮肤,所以,一旦出现红、肿、疮的现象,是比较郁闷的。头皮及毛发,组成了特有的头部生态环境。
一旦头皮油脂分泌失衡,头发观感就油腻起来。
一旦头皮菌群生长繁殖失衡,角质层代谢异常,头屑多,头皮痒,脱发。
一旦头皮痒,头屑多,慢慢疙瘩、脓包就会冒出来。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环环相扣的,而且,8类人特别容易头皮上长脓包和疙瘩。
长期熬夜的、睡眠质量差和失眠的、经常节食的、反复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颈椎不好的、生活压力大的、长期情绪异常的、头皮经常发痒和头屑多的。
现代医学诊断头皮上长脓包和疙瘩,通常是3个结论:
1、毛囊炎,在细菌感染后出现头皮炎症,用手抓挠后加重。
2、牛皮癣,头皮有反复难治的红疹和大量头皮屑。
3、溢脂性皮炎,在头皮上会出现红肿、脓包、结痂等现象。
治疗方式,常用的是抗过敏和抗生素药剂,如二硫化硒洗液、祛痘消炎药膏等,见效快,但如果不注意,又重新冒出来,此起彼伏,反复折腾。
中医认为,头皮上长红肿的疙瘩、脓包,称为“头疮”,而且古代没有现在那么便利的洗浴条件和品种多样的洗发水,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头,护理不到位更会“生头疮”。
头疮从根本上说,是湿热质的体现,体内湿*、热*到处乱窜,上升至头皮并沉积下来,不能及时排出,慢慢聚拢成脓包、疙瘩,时间一长还有头屑、脱发等问题。
头疮从气血上说,是气血不畅引发的,气血不畅,是脾虚、肾气不足的反映,长期脾虚则会生湿热,而肾主藏精,肾气不旺、衰败,气血不荣,慢慢头发变差,逐渐生头疮。
出现头疮,观舌象,舌两侧和舌尖发红,舌苔*腻,而口腔有臭味,有口苦、口臭、口粘腻、汗多等问题,有反胃的感觉,小便泛*、大便溏烂沾马桶,这是典型的湿热症状。
中医会考虑用复方花叶汤调理。复方花叶汤由花叶散改良而成,花叶散出自清代云川道人的《绛囊撮要》,复方花叶汤则把药材扩充至12味,配伍如下:
君药:金银花、野菊花、槐花(炒)、大青叶
臣药:桑叶、白鲜皮、侧柏叶、蝉衣
佐药:丹参、赤芍、茯苓
使药:淡竹叶
药方侧重花叶入药,药气重在解湿热,拔热*,轻皮肤,壮脾胃、利肾水,表里同治,内部用主药的花叶解*散湿热,外部用丹参和赤芍去恶疮、疥癣,侧柏叶、白鲜皮、桑叶、蝉衣是凉血活血、燥湿止痒的好药,淡竹叶利尿排*。通过配伍能达到调理头疮、消脓肿、去疮*的目的。
如果是脂溢性皮炎引起大量的脓肿,还可用复方*柏液外涂,或用马齿苋绞成的汁液洗头,过去乡下有用马齿苋洗头治头疮的做法。
同时,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跟进调理,戒烟酒、忌辛辣、多运动、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