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位于江西南昌,由教育部与江西省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共建,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拥有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12个,江西省一流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江中发布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届毕业生中超八成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为85.62%。
届毕业生中超五成毕业生选择在江西省内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就业行业以“中药药品制品制造”和“医院”为主;就业职业呈多元化分布;就业单位以“其他企业”为主。
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4.68%,月均收入为.44元,专业相关度为88.42%,职业期待吻合度为80.02%。
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3.91%,月均收入为.95元,专业相关度为93.99%,职业期待吻合度为76.70%。
详情如下:
一、就业概况 届毕业生共人。男女比例1.56:1。江西生源66.28%。本科毕业生分布在8个学院,共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7.40%;专科毕业生人。1、总体就业率85.62%,本科86.02%,专科82.83%。2、未就业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专科毕业生62人。①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如下:②未就业本科毕业生择业困难主要由于“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不多”(26.15%),其次是“缺乏实践经验”(24.20%),第三是“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14.79%)。 二、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本科毕业生中,共有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9.97%;专科毕业生中,共有60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6.62%。2、本科生保研情况教务处届本科毕业生推免资格名单公示,确认25名同学具备本科毕业生推免资格。保研率:1%。考研率:19%。3、留学共有12人选择出国(境)深造(0.42%);均为本科毕业生。4、深造原因选择升学的主要原因为“提升综合能力”(35.29%)、“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34.93%)和“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点”(11.89%)。继续深造与原专业一致的比例为87.44%。 三、就业情况 1、就业地点主要留江西就业,占比为52.73%。其中,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52.36%,专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55.23%。省外就业主要流向了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占比分别为12.58%、7.17%、5.51%和4.28%。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南昌市(60.41%)、赣州市(8.22%)和宜春市(7.61%)。省内生源,62.36%选择留在江西省就业;省外生源,34.17%优先考虑在江西省就业,35.89%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2、就业单位单位流向较为多元,以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59.67%;“医疗卫生单位”次之,占比为22.34%。3、就业行业主要流向了“中药药品制品制造”(24.25%)和“医院”(23.18%)。①“中药药品制品制造”领域为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23.94%;②“医院”为专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30.13%。4、省内六大重点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50.94%)、“电子信息技术”(4.67%)。届专科毕业生省内六大重点优势产业就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61.11%)。5、薪酬水平①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95元。月均收入区间主要集中在-元(45.11%),其次为-0元(22.56%)。②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相对较高,为.44元;其中29.04%的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在-0元区间内,20.63%的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在-元之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均在0.00元以上;而中医学、公共事业管理、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均在.00元以下。6、就业途径本科毕业生落实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是“母校推荐(校园招聘会、老师和校友推荐、母校就业网站等)”(42.30%)。年大学数据库(上)江西中医药大学届保研情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