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养生药酒系列一延年益寿药酒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前言:今天是国庆节假期的第一天,在此我祝愿大家国庆节快乐。好日子我们不喝药只喝酒,不过今天我们喝的不是茅台酒也不是五粮液,而是我们中医的药酒。国庆节七天假期,我们分7期讨论各种作用的药酒的配方以及制用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者一起讨论。

一.中国药酒文化介绍

中国药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经验总结,蕴涵了丰富的科学内容。至今,记载在书的与在民间流传的药酒验方,数以万计,不计其数,为我国中药养生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药酒以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酒的优点,借助酒势提高机体对药物中作用因子的吸收能力,特别对某些慢性病、顽疾难症有神奇功效。实验资料表明:药物经酒制后,具有其他剂型所没有的作用,或具有显著增强药理作用的功效。如冬虫夏草经过酒制的浸出液,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煎剂则无抑菌作用。又如仙灵脾、怀地*、知母等药物,均可与酒合用,其浸出液能够起到加强、协同药效的作用。由此可见,药酒疗法不仅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基础,同时还具有科学的实验依据。药酒属于配制酒,是酒与中草药巧妙结合的产物,其中的中草药具有取自天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性低等特点,对常见病、慢性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其中的酒本身也是药,也可以治病,具有畅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强心提神、健胃润肤、消除疲劳、增强精神等功能。酒助药力,药借酒势,通达全身,对临床各科许多疾病均可使用,即使对一些顽固性、疑难性病证也能起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再加上一些药酒具备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所以药酒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重视。药酒具有制作简易、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疗效显著等特点,许多古方名酒沿用至今,蜚声中外。为了使药酒这一简便有效、为民所喜的防病保健方法更好地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发挥其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的作用,我们查阅了一些文献,并对民间流传的行之有效的药酒验方进行了收集整理,以适于家庭、药酒部门制作应用为主要目的,分为药酒养生和药酒疗疾两部分,以中医病理辨证理论和人体疾病种类为依据,介绍几个常用药酒配方、制作及饮用宜忌等事项,以期能够为家庭、老人、病残者带来福音。

二.药酒的服用方法

药酒一般采用温服,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其剂量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各人饮酒的习惯来决定、一般每次服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或者是中午、晚上饮用。也可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而调整。有些滋补药酒,可以在就餐时饮用,慢慢地饮,边饮酒,边吃点菜。酒量小的人,可把浸泡好的药酒用纱布过滤,对入适量的冷糖水或蜂蜜水,稀释后的酒味更适合口味。治疗疾患的药酒,用量应根据医生处方要求或药品说明书来严格掌握,一旦病愈,则应停止服用,更不宜以药酒“过瘾”,以免酒后药性大发,反损身体。滋补强身类药酒,则需较长时间服用,才能奏效。但用药时间的长短,也应经常向医生咨询。应该提醒的是:滋补类药酒也应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以痛饮的方式来企图获得速效,只能是有害无益之举。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药酒只可外用,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外用药酒的功效、性质,在体表患处或特定部位,运用涂擦、洗泡等外治方法进行治疗。

三、药酒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药酒虽有许多优点,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对一些疾患,如高血压、中风、肝肾系统疾病、浸润性或空洞性肺结核、心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湿疹等病有害无益。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宜饮用药酒。另外,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用药酒内服。因此,身体没病最好不要服用药酒,尤其是青少年。

(2)辨证选用莫滥用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年老者、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这是就单纯的酒而言,不是指药酒。药酒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等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而论。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则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酒宜温,而有热者用酒宜清。

(3)药酒饮量要适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的利害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

(4)药酒温度要适宜药酒宜冷饮还是宜温饮,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则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明确指出: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故药酒以温饮为宜,热饮、冷饮皆不足取。

(5)把握好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引汪颖语云:“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既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此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

(6)饮酒疗程应遵医嘱任何养生方法的实践都要持之以恒,乃可受益,饮酒养生亦然。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不过,孙思邈说的经年累月、坚持终生地饮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时间里要持之以恒。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养生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而市场上常见的药酒则以后者为主,一般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作为日常使用(主要含有枸杞子、*芪等)。故饮用药酒的时间长短应该由医生决定为妥。

(7)因人制宜饮药酒选用药酒应因人而异。体形清瘦的人偏于阴亏血虚,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药酒;体形肥胖的人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用温阳益气的药酒。性别方面,一般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用活血功效较强的酒年龄方面,年龄愈大,则新陈代谢愈慢,服用药酒应减量。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尚未齐全,所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平时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比一般人略增一些;不习惯饮酒的人,可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治疗量,也可以冷开水稀释后服用。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随意拿一种药酒饮用就可见效。饮用者必须仔细挑选,自制药酒在配方时要辨证选药,切不可人用亦用,见酒就饮。

四.家制药酒常用中药

1*芪2白花蛇3*参4川芎5鹿茸6丹参7枸杞子8鸡血藤9当归10山药11熟地12五味子13独活14陈皮15五加皮16冬虫夏草17海狗肾18何首乌19杜仲20桑葚子21木瓜

五.延年益寿药酒(喝出来的长寿)

(一)百岁长寿酒原料:

麦门冬、枸杞子、白术、*参、茯苓各50克,陈皮、当归、川芎、生地、熟地、枣皮各30克,羌活、五味子各20克,肉桂10克,红枣克,冰糖克,白酒毫升。

制用法:将前15味药捣碎或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待温,加入冰糖后,再次密封,将容器埋入土中7日,取出,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主治:补五脏,调气血,聪耳明目。适用于耳聋目昏、容颜憔悴、消瘦、衰弱等症。

附记:在抗衰老、养颜美容方面效果显著。

(二)人参不老酒原料:

人参、川牛膝、菟丝子、当归各20克,杜仲15克,生地*、熟地*、柏子仁、石菖蒲、枸杞子、地骨皮各10克,白酒毫升。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入布袋,扎口,置干净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取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主治:滋肾填精,补气益智。适用于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头晕耳鸣。

附记:长期服用此药酒,能延年益寿,青春常驻,尤宜于老年人服用

(三)春寿酒原料:

天门冬、麦门冬、熟地、生地、怀山药、莲子肉、红枣各60克、*酒毫升。

制用法:将前7味药加工成细末,用纱布包,置于容器中,加入*酒,密封,隔水加热2小时。取出放置7日后,过滤去渣,取其滤汁,贮瓶备用。药渣可制成丸剂,每丸重6克,备用。每次空腹温服30~60毫升,同时送服药渣2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养阴生津,补肾健脾。适用于阴虚津亏兼有脾弱所致的腰酸、须发早白、神志不宁、食少等,亦有利于延缓因阴虚津少所致的早意,即谓“未老先衰”的现象。

大家如有需要,可到店咨询

创作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收藏点赞分享,这里是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