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医院(集团)年工作总结大会暨表彰大会举行,总结年工作并部署年重点工作。
过去的年,医院(集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传承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佳绩。
——在党建引领方面
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及援疆工作。
——在疫情防控方面
医院通过领导督导、专班转干的模式,充分保障涉疫人员流调、核酸采样、隔离酒店医疗保障工作、“三区”医疗保障及支援工作、疫苗接种、疫情电话专线等工作。
主动让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全过程,积极研发“防疫1号茶”“防疫香囊”“柴葛健康方”等特色院内制剂,深受市民欢迎;
积极推广互联网就医模式,全年累计线上服务市民8万余人次,将中医药服务送达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将16家社康中心核酸采样仓改造为发热诊室,保障发热门诊及急诊诊疗,充分缓解市民就医需求。
——在稳保“国”字号招牌方面
医院在年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全国第32名,连续4年考核等级A级且医院,医院第1名。
高分通过医院复审及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复审工作。
——在推进重大项目方面
医院二期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灵芝园社康站投入运营;
上合社康、怡安居社康、海旺社康、中洲社康完成升级改造;
平米的中心实验室公共平台完成扩建并投入使用;
中药临床研究实验室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在科研教学成果方面
积极推进临床医学院建设,医院医疗流程及师资队伍建设,临床医学院完成首批招生工作;
积极开展GCP工作,项目涵盖心血管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等;
成功立项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2项、省联合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中医药局5项、市科创委7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
拥有博士后8名、博士52名、博导4名、硕导53名、省级名中医12名、市区级名中医10名、宝安区首席专家3名等;
积极开展“三鹰人才”培育计划,为医院培养中坚力量;
积极开展三名工作团队引进工作,医院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
扎实开展中医专科护士进阶培训班,已完成首批学员基地游学工作及第二批学员面试工作;
心血管病科宋银枝教授荣获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医院培养的第三位省名中医;
李晶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落户,为医院人才培养再添新动力。
——在强化学科建设方面
在年市特色专科督导评估中,康复科、针灸学、治未病中心、肝病科、中医护理、临床药学6个科室被评为A级,其中针灸科在全市中医特色专科排名第一,中医护理在全市护理专科排名第一。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
创新成立运营管理科室,完善管理流程及医疗流程;
推进信息化顶层设计,升级医院信息系统,用科技便捷就医;
开展精益医疗,医院各项流程,为市民提供更优质、舒适的就医体验;
延伸优质医疗服务范围,强化社康中心内涵建设,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动优质专科下沉社区,实现“专科-全科”融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
积极推进中医药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特色中医药体验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医药健康大讲堂活动;
打造新型科普宣传模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