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步入7月,很快就会迎来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也就是所谓的“三伏天”。进入夏季以来,天气已经燥热难耐,而三伏天的到来,无疑是“火上浇油”。天气虽热,但是却是养生的好时机,民间素有“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的说法,在三伏天做好几个养生护理重点,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功效。
三伏天应该如何养生?4个重点要牢记
一、健脾祛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三伏天时,人体的脾胃功能较差,常常会觉得没有胃口,并且还会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的情况。这时,服用健脾祛湿之品,会对身体有益。健脾祛湿的药物比较常见的就有茯苓、薏苡仁、佩兰等。
二、清热消暑
三伏天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饮食方面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煎炸油腻、辛辣食品。也可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淡竹叶、连翘等来祛暑。
三、补养肺肾之阴
中医认为,夏季时人体的心火旺,但是肺金、肾水虚衰,因此,在此时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北沙参、生地*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夏季因天气湿热,出汗太过,从而导致耗伤津气。
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症状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的时候,就提前给予相对的治疗,以达到冬季易发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目的。夏季时分,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以通过阳性药物敷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上,从而逼走体内寒气,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伏贴”,对于治疗冬季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明显。
夏季养生重在护心这些养心安神之品可多吃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必须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才能保持健康、长寿。而在夏季,则比较注重护心养心,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莲子、百合、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吃玉米、冬瓜、苦瓜、洋葱、芹菜、芦笋、南瓜、土豆、豆制品、鱼类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的蛋*、肥肉等,并且像咸鱼、咸菜等过咸的食物也应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