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学四诊之一的望诊,包括哪些方面的 [复制链接]

1#

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首先要通过诊断,要正确地诊断疾病,首先必须调查疾病的现状和它的历史,中医对于疾病的诊查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其中望诊也有很大的作用,是观察疾病变化的外在现象,把这些现象作为诊断的向导,进一步结合其他诊法,找出疾病的本质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用以推断体内的变化。

一,望神

望神中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精神意识的活动。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也是五脏所生的外在表现。因此望神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望神的重点在于目光,表情和动态。

1,得神与失神:得神表现为神志清楚,目光明亮有神,面色荣润,表情自然,语言清晰,呼吸平稳,肌肉不消,反应灵敏。动作自如。这些现象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失神则与之相反,表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2,假神与神乱:假神是垂危病人突然出现全身状况“转好”。面色由晦暗转为两颧泛红如妆,食欲突增,语言增多,相见亲人。这种现象表示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称为回光返照。神乱包括神昏,癫,狂,痫等表现。A,神昏:意识丧失,不省人事,多因痰,湿,热邪蒙蔽心神所致。B,癫:表情淡漠,少言寡语,郁闷不乐,神志痴呆,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C,狂:狂躁不安,登高而歌,脱衣而奔,呼号怒骂,打人毁物。多为痰火扰心所致。D,痫:突然昏倒,口吐涎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等。多为肝风挟痰,上蒙清窍所致。

二,望色

望色主要是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白色主虚证和寒证;黄色主虚证和湿证。面色淡黄和萎黄多见于脾胃气虚,血虚病证;面色黄胖,多为脾虚湿盛;面目一身俱黄,则为黄疸。其中,面色鲜明者为阳黄,湿热所致。色晦暗者为阴黄,多为寒湿。红色,主热证,满面通红属实热证;颧红属虚热证;面色苍白时而泛红者为戴阳证,虚阳上越之危候。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等。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瘀血和水饮。

三,望形态

1,望形体:肌肉丰满坚实,胸廓宽厚,骨骼粗大,则为外形强壮,是正气充盛的表现,反之则为正气不足的征象。形体肥胖,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者,多为阳气不足,易生痰湿;形体瘦消,胸廓狭窄,面色苍黄,皮肤干燥,多为阴血不足,易生虚火;形体消瘦,以致大肉已脱,为精气衰竭;鸡胸,龟背,罗圈腿等畸形,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

2,望姿态:卧时喜向外,辗转不安,掀衣去被,多为阳证,热证,实证;踡卧喜向里,静而不动,喜加衣被,多为阴证,寒证,虚证。坐而仰头,多为痰涎壅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呼吸息微,多为肺虚或肾不纳气之证;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心阳不足,水气凌心。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多动风之证,多见于高热,阴血不足的病证,还有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多为中风偏瘫;四肢关节拘急,屈伸不利,甚至变形,疼痛,多见于痹证;手足软弱无力,或有肌肉萎缩,多为萎证。

四,望舌象

望舌象包括望舌质和舌苔,舌质包括舌的神,色,形,态。舌苔包括舌苔的颜色和性状,以前有专篇论述,这里不加多说。

五,望排泄物和分泌物

1,望痰与涕:痰黄粘稠,坚而成块者,属热痰;痰白清稀,多为寒痰;痰清稀多泡沫,多属风痰;痰白滑而量多,容易咯出者为湿痰;痰少而粘,难以咯出者属燥痰;痰中带血,色鲜红者,为热伤肺络;咳吐脓血如米粥状者,为肺痈。鼻流浊涕,多是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日久流浊涕为鼻渊。

2,望涎:涎水从口角流出而不自知,睡觉的时候更厉害,多为脾虚不摄,胃热虫积;口中涎粘,多见脾胃湿热,多唾者,多见于肾寒或肾虚证。

3,望呕吐物:清稀无臭味,多为寒呕;秽浊酸臭,多为热呕,呕吐物酸腐且夹杂未化的食物,多属食积,若不酸腐而夹杂未化之食,多属气滞;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呕吐黄绿苦水,多为肝胆湿热或郁热;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多属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素有瘀血;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为内痈。

4,望大小便:大便深黄而臭,稀溏而粘者,为肠中湿热;大便稀薄如水样,多为寒湿,便下赤白,为痢疾;先便后血,其色黑褐者为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者为近血。小便量少而黄赤者,为热证;小便清彻而量多者,多为寒证;小便浑浊不清,或为脾肾气虚不摄,或为湿浊下注;小便有砂石者为石淋;尿如膏脂者为膏淋;尿血者,多为热伤血络,或气虚不摄。

还有小儿指纹望诊法,有兴趣的朋友,可在以后看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