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九艾灸全方案,来年无病痛 [复制链接]

1#

立冬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立冬。

立冬为十月节,冬为终,万物收藏。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地始冻,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

中医认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之。”立冬过后,草木日渐凋零,一些动物也开始冬眠,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积蓄能量。

立冬后要避寒藏暖

古人说,冬天养生,最要顺应避藏,避寒藏暖,就要早卧晚起。“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一觉初醒,温香沉沉,晨光依然熹微,于是再回笼一觉,任凭自然醒,多美。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阳气不足,将难以抵抗病邪,阳气对人体来说尤为重要。立冬早睡晚起也是在保护我们的阳气: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同时,立冬前后要多晒太阳。晒晒太阳哼哼小曲,既能补益,又能放松。但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疲劳时进行日光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艾灸扶正正当时

有人问,立冬之后阳气要敛藏,那还能艾灸吗?我的观点是当然可以。冬天还有月亮的圆缺变化,还有每天的阳升阳降,艾灸能扶阳抑阴,有助于使每个农历月以及每天的阳气升起来。再者,艾灸能改善阳虚阴盛的体质,能缓解病痛的折磨,可预防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说,艾灸随时都可以做,冬天也可以。

立冬,民间有很多的入冬进补的方法,主要是从食疗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最适宜用艾灸的方法来保健自己的身体,这一天临床应用两个穴位即可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具体穴位:

1、神阙

该穴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温阳散寒、温经逐痹、行气活血、祛湿通络、回阳固脱、扶阳培元,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扶正驱邪、调整阴阳、防衰延年的作用。

另外,灸神阙在诸多保健疗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正以其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艾灸神阙可预防感冒提高免疫,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可艾灸此穴,具体操作,艾条温灸儿童20—30分钟,或艾柱隔姜、成人30—60分钟。

2、关元

该穴为生殖、泌尿系统疾患的卓效之穴,古今已作为保健要穴。其主治功能可概括为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灸法借助火力,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补益阳气,施之关元,使肾中精气盛而体日壮。男科、妇科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女性阴冷都可艾灸关元穴,具体操作艾条灸60—分钟。

3、命门

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则紧密联系着胞宫,对两性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命门内含有真阳(真火)、真阴(真水),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由它激发和主持。

但是,也有人持命门只含真火而不含真水的见解。近代的观点,多倾向于命门主要是藏“真火”,因而称之为“命门火”或“命火”。由于肾脏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所以不论从上述哪种观点来看,命门的功能都与肾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另外肾俞、足三里、涌泉、膻中也可以跟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艾灸。

冬季的艾灸方案,请收藏

很多人到了冬天就手脚冰冷,热水袋、热水饼、暖宝宝这些都是来自体外热量,而艾灸却能增强自己的产热,“人体手脚冰凉,是表象,实质是人体气血亏虚所致,找到穴位艾灸能祛湿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晋献春教授表示,配合合适的穴位艾灸能起到暖身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特别是对于身体较虚弱畏寒的老年人,艾灸不失为一种简单便利的养生保健方法。

女性在冬季做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经常做艾灸的女性会发现体质明显改善。所以对于女性而言做艾灸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养作用。艾灸的适应症:女性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月经不调、乳腺增生。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穴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④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⑤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⑥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⑦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⑧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冬季感冒,艾灸一招灵

秋冬一到,天气逐渐转凉。尤其室内外温差较大,许多人还不适应,加上频繁脱换衣服,很容易感冒。

与夏季“热伤风”不同,秋冬季感冒多为“风寒型”。患者起初会出现头痛、怕冷、无汗、喷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状,如果这时及早治疗,则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用药灸进行自我保健就是方法之一。

具体取穴如下:

●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

●风府穴:取穴时,顺着我们的后脑勺往下会摸到凹陷,这就是风府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虎口”。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屈膝后,从膝盖下缘外侧小凹陷处,向下量三寸,便是足三里。

点燃艾条,悬于穴位之上,灸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20分钟,各穴依次施灸。

冬季艾灸的4个提醒

1.一定要注意防火:秋冬天干物燥,加上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铁筒中,以利于熄灭。

2.一定要注意防寒和换气:秋冬艾灸毕竟不如夏天来的方便,衣服一脱啥都不怕。冬天可就不行了,一定要保暖,艾灸完需立即轻拍艾灸的部位封穴,然后用衣物迅速遮盖住。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一定要防止烫伤:冬季体寒者病情更甚,常对温度没有敏锐的感觉,还有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因施灸不当,造成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4.一定要循序渐进、慢火温补: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另外,冬季艾灸以补法为主,多用艾灸的暗火调理身体,少用明火。什么叫明火?什么叫暗火?火头始终明亮,无艾灰覆盖,灸火猛烈,这叫明火!有艾灰覆盖,艾火绵柔温和,这叫暗火!暗火侧重补,明火侧重泻!

养肾的*金时间到了

冬养肾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我们该如何养肾呢?

1、经常叩齿,有益肾、强肾之功;

2、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涌泉穴部位);

3、冬天宜进行“日光浴”,以助肾阳气;

4、注意身体保暖,以护肾阳。

5、合理进补,填补肾精。

立冬食补,开春体格壮如虎

立冬来补,开春打虎。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立冬吃什么好?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进补以食补为上。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立冬也是进补的好时节,立冬进补饮食应以温热为主。

四大立冬营养滋补汤推荐给大家

▼排骨汤抗衰老

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尤其是50—59岁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强壮骨骼,减少身体老化速度。在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还能起到清热、补气的作用。体虚力乏,腰酸腿疼的人尤其适合。

▼鸡汤抗感冒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它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秋冬季多喝些鸡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将流感病*拒之门外。但鸡汤有温补作用,有炎症的人要少喝。

▼鱼汤健脾开胃

鱼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将它和冬瓜、葱白煮汤服食,可以减轻水肿。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还能缓解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皱纹。

▼猪蹄汤养气血

猪蹄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加入一些花生和猪蹄煲汤,尤其适合女性,民间还用于妇女产后阴血不足、乳汁缺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