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TUhjnbcbe - 2023/9/30 14:14:00

中医认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未病”的概念,就是个体生命没有患病,和“平人”具有同样的含义。“治未病”,就是在个体健康的时候,要注意未病先防,法阴阳,和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有度,不过劳,平和心态。“治未病”的人,可以称之为圣人。

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等,都是在强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里“未病”的概念,就是还没有发生病变的藏腑生命体系,是相对于已病的藏腑生命体系而言的,但是以“已病”的藏腑生命体系为前提,以“已病”藏腑生命体系的传变趋向为依据的。

中医认为,“气”的生成复杂,来源不一,分类多端。其功能有五: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气”之为病有气虚、气郁、气滞、气阻等,心气虚、肺气虚,肝郁气滞、肺气阻塞等临床常见。《灵枢·口问》对气虚的症状进行过描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以肝藏生命体系的疾病为例,没有肝藏的“已病”,就没有“未病”的脾藏,没有“已病”肝藏的传变趋势的具体指向,也没有脾藏的“未病”。当然,除了脾藏,肝藏的疾病也可能传变心藏、肾藏或肺藏,传变趋向不同,“未病”就具有不同的内容,可能是脾,可能是心,可能是肾,可能是肺。同理,卫分受邪了,但病邪还没有危害气分,与卫分相比较,气分尚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也属于“未病”。

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鉴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总以养气为首务。清代医家*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提出的“养气训”,对养气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中医的“未病”和“已病”,是相对概念。健康与疾病相对而言,健康属于“未病”,疾病属于“已病”;患病的藏腑和没有患病的藏腑相对而言,前者属“已病”,后者属“未病”。“未病”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未病”之躯,一是“未病”之藏(经络气血等)。

中医养生,健身气功

中医认为,心气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现代也可特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心气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病症。《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人之思虑最易耗伤心气。《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怵惕思虑、喜乐无极、悲哀忧愁、恐惧不解等情志因素首先影响心,而后引发相关脏腑的病变。

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治未病”,对没有患病的人来说,就是要加强自己的生命修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已经患病的人来说,就是要具有既病防变的积极理念,及早正确治疗,把疾病控制在已病范围,并在这个范围治愈,这是衡量“上工”的标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