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摸脉怎么摸要知道脉的取法脉的主兼
TUhjnbcbe - 2024/2/3 17:26:00

上次王寻之老师聊了切脉要考虑天时、地域、男女长幼、形气、劳逸等因素,本文将继续聊脉的常规取法、脉的主兼、六部脉的生克乘侮及盗关系、脉的气化作用和形气相感等等。

王老师说,切脉切的是什么呢?就是病人的整体健康情境,落实于何脏何脉的情节。含情脉脉,脉脉含情,你体会到了吗?

再聊切脉那些事

文/王寻之

切脉,患者觉得很神奇的一件事。但对临床医者,切好脉却不容易。

在望闻问切里,切为四诊之末。切为末,并非说它不重要。

第一个,切脉是四诊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忽略;

第二个呢,这个脉的六部,它反映了五(六)脏六腑的气化态势,而五行之间又有生克乘侮及盗的各种情形。

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的一个循环次第。

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一个循环次第。生和克,正常的两大气化运行方式,它并存协作以取得平衡。

乘:克之太过。

侮:被克的比克的厉害,它有强大的反扑能力,它由承受一方逆转为攻击一方。

及:是病态,例如土虚则金虚,如果一个人脾虚,他的肺气也可能虚了。这个是虚化的一面。实化呢?比如脾湿太过,则肺也过湿,脾为生痰之器,肺为贮痰之器,这个连带关系,脾湿传肺,就极有可能出现痰饮的问题。

盗:比如,肺气虚,它要靠脾气来补充,如果肺的虚弱没纠正,它就只好大规模透支脾气,这就是子盗母气。过用致穷,导致了这个脾也虚了。同样,实化的病也会大规模透支掠夺、导致脾虚。

唉,偏了。还是回到切脉吧。

在古今的言情文字里,有两个描述很有意思,一个是“含情脉脉”,一个是“脉脉含情”。脉的本义是水、水流,而人的血脉,情形和它非常相似,法象乎天地,所以就有了切脉这回事。脉是含情的,故情又可由脉知道。情:情绪、情节、情境。那么,我们切脉切的是什么呢?就是病人的整体健康情境,落实于何脏何脉的情节。当然,情绪也可以把出来的。所以,这个脉不但很有意思,对于我们人身的生理和病理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有两句医谚,“伤寒从舌,温病从脉”,“新病从舌,久病从脉”。其实呢,望舌是个好办法,但是有一点,脉象也不可忽视。久病重病,在生死关头,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不能马虎的。如果一个不会把脉的中医,能推料病人的生死,那就真的是个活神仙了。我不排除确有其它三诊断生死的情况,但是,如果脱离了脉,那是会打折扣的。

这个脉呢,常规的取法,也就是个浮中沉法。而寸关尺三部呢?脉的位置不一样,用力程度也不一样,你三个手指用同样重的力,肯定不合适。那么到底如何下手呢?老中医,几十年下来,小怪已成妖,搭手即得。年轻人呢?爱好者呢?就会犯迷糊。我曾经见过师父教徒弟,中医理论、药物、方剂、临证处治都讲得好。可是,却不能教好徒弟把脉。师父和徒弟,张飞吹笛子,大眼瞪小眼。

其实呢,下手时,我们三指的落力点,先在腕后高骨关脉这里。一般不是运动员和武术家的话。天生的情况大拇指和中指力气大点。那么我们搭上关部,探索上下,首先感知到脉的整体态势,察其胃神根。这个脉的整体,我们得极从容地感知,这样就不乱。然后再六部单取,这个单取呢,季节、胖瘦、年龄、分部所主。这个因素,天然的情况,要注意,要有标准,比如心脉,如钩,洪大脉是也。那么,春天切得此脉,那就太过了,这是过亢。那么处治就要适当克抑一下,它的标准脉象应该是弦浮有力而不至于洪大,稍逊于洪大的意思,同一个季节,瘦人的寸脉比肥人的旺些无妨。如果夏天一个胖子的心脉和正常瘦子的心脉一样旺,那这个胖子就有健康风险,要警惕了。男女老幼这些相关的脉象问题,书上都有,大家可以去看看。

说说脉的主兼问题。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脉象特别清晰的不多,常常是诸脉兼夹。这个时候,生理上的主体脉、病理上的脉要分清楚。比如春天的生理主体脉,它的核心是弦缓脉。那么病理呢?如果寸脉浮弦缓呢?这个病人可能感了风邪。如果寸脉浮弦紧呢?甚至夹数呢?这是伤于外寒。由于人要调集元气抗病,进行战争动员,当然就紧张忙乱了。这个元气调动的急迫之情,就导致了缓脉的消失。那么我们切到这样的脉,就不难知道了。

那么,如果素体有病的人,他本来就是病脉,假设他患外感,那么,要把握两条:一条是具备胃神根的基础,一条是这个外感脉的脉象。在这个情况下,急则治标,先治了外感,接下来的病脉,就要在生理主体脉的基础上来进行判断,进行合理治疗。所以一定要分清楚,不能马虎。

在具体分析时,六部脉的生克乘侮及盗的关系是什么?它在人体的阴阳气化态势是什么样的呢?分析归纳好,方向就有了。就不会犯原则上的错误。这个也是切脉的基本作用。

男左女右的说法和做法不少。但个人认为,切寸口脉时,两只手都要切,不单单要六部明白,还要探求阴阳关系。所谓男阳女阴,只是性别体质上的区别,不可能违背这个阴阳气化的大前提。双手六部的探讨,对于医者和患者都是务实而客观的。

其实中医学一直强调气化作用和形气相感的。寸关尺,同样对应上中下三焦。两寸对应上焦态势,两关对应中焦态势,两尺对应下焦的态势,这样子对应的,这是形气相感部分的。

我们临床上,不但求气,还要求形。形气结合,人之立命;形气离决,那就是尸体了。

上焦如羽,中焦如衡,下焦如权。那么我们寸关尺三部的取脉力度是不同的,同样的浮,寸居浮位,浮中之浮,尺居沉位,沉中之浮。而我们皮肤肌肉血管是有反抗力的,欲求脉象,寸浮和尺浮的用力是绝对不一样的。这个也不能大意。

好了,啰啰嗦嗦,瞎聊半夜,该打住了。成熟的中医,可以忽略。而对初学和爱好者或许有小小的帮助!末流郎中谨上

I版权声明本文作者/王寻之,原文发表于“罾事物语”

1
查看完整版本: 摸脉怎么摸要知道脉的取法脉的主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