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广西农妇的创业种500亩稀有糯米,起初
TUhjnbcbe - 2024/6/9 19:30: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604/z6pg7bw.html

一场秋雨过后,晴暖的天气逐渐转凉了,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本洞村,黄秋英忙着收获田里剩下的稻谷。

“黑美人”,这既是黄秋英为稻米注册的商标,也成了她自己的外号。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公司,黄秋英今年种了多亩紫黑香糯米,让这个较为稀少的稻米品种逐渐有了规模。

几年前,黄秋英主要做木材生意,之所以会改行种稻米,是与一场疾病有关。据她讲述,年,丈夫黄振勇病重,身体极度虚弱,住院几个月之后回到了家里。听说这种当地的稻米对调养身体有好处,黄秋英就找来给丈夫吃,没想到丈夫竟然慢慢恢复了,现在能够干一些农活。

一开始,黄秋英种植紫黑香糯主要是为了给丈夫吃;现在,她想把这个产业做大,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紫黑香糯米

创业●成就

带动周围群众脱贫,她被评为融水县的创业能手

地处桂北山区的融水县,山间盛产杉木,梯田层层叠叠,从高处往下俯瞰,金黄的稻田连绵不断,宛如画卷。

本洞村梯田层层叠叠,旁边是长满杉木的小山

不过,在三防镇本洞村,仔细凑近了一看,稻田里的稻穗却不是金黄色,而是紫黑色的——这就是黄秋英种植的紫黑香糯。通过几年的摸索,她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已经有多亩。

一场雨下来,秋意渐浓,田里还有几十亩稻谷没有收,黄秋英抓紧安排工人收割,自己也换了衣服下到田里。今年49岁的她做过木材生意,如今又主营种植和养殖,一辈子与山林土地结缘。

虽然是关键的收获季节,但是她太忙了,无法分身。头几天她刚刚和村里的另一个螃蟹养殖基地合作,一起在田间地头举办了美食节,第二天又坐四个多小时班车,一路颠簸到融水县城,参加脱贫致富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班。

美食节上,黄秋英换上了民族服装

紫黑香糯原本是融水县的一个传统水稻品种,米呈天然紫黑色,味道清香。但是由于产量较低,缺乏系统的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一直很小,通常只是农户自己留种子,每年种上几分地,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黄秋英成立了公司,加快土地流转,在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一步步将紫黑香糯发展起来。几年前她第一次试种,只种了一分多田,今年效益初现,面积扩大,售价为20元一斤。此外通过田基硬化、蓄水,稻田里还养殖了禾花鱼。

村里的农户帮她打工,每天的工钱在元左右,遇上重活或者连续做工六天以上,还有其他奖励。由于带动周围群众脱贫,黄秋英被评为融水县的创业能手。

创业●起因

之所以种植紫黑香糯,与几年前丈夫身患重病有关

黄秋英在家创业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之所以种植紫黑香糯,是与几年前丈夫黄振勇身患重病有关。

黄秋英向记者展示当年丈夫在南宁医院检查时拍的片

融水县盛产杉木,种杉卖杉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黄秋英告诉红星新闻,由于丈夫家中有六兄弟,他们结婚时就只分到了26株杉树,母亲为支持他们成家立业,给了元作为帮助。

黄振勇也是村里地道的农民出生,比黄秋英大两岁。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几年前他们的事业顺风顺水,还在县城里买了房。

但是意外悄然来临。年,黄振勇身体虚弱,精神状态急转直下,他病倒了。

这让黄秋英感到“天都塌了下来”。辗转在南宁、柳州住院几个月之后,黄秋英把丈夫接回家中,选择在家里调养。

“那个时候他身子很弱,风吹就倒。”回到家中,黄秋英和家人轮流照看黄振勇。他们有一对儿女,小女儿当时刚上高中,在家里时也要帮忙照料。其女儿回忆,父亲当时体重已经很轻,她都能抱得动。

黄秋英说,到目前为止她已经用坏了三个熬糊用的锅

黄秋英开始四处打听治疗方法,包括一些民间偏方。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当地特产的水稻:紫黑香糯对调理身体有好处,于是就到各家各户去讨要,再配上黑豆、黑芝麻等,熬成糊,或者在平时的饭里加一点,让丈夫进行食疗。

意想不到的是,丈夫竟然慢慢恢复,身体逐渐硬朗了起来。现在,黄振勇能够干一些农活,但是黄秋英不让丈夫太劳累,繁重的活基本她来干,丈夫主要待在家里。

黄秋英的丈夫黄振勇,目前他主要在家里做一些家务

丈夫的病慢慢好了,黄秋英喜出望外,但是这个稻米品种产量低,少有人种植。年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糯米给丈夫食用,她开始自己种植。

创业●坎坷

她向亲戚讨要种子,第一年只种了一分多田

一开始,黄秋英的种植之路并不顺利。

她回想起来,年,自己到隔壁村一个亲戚家去讨要种子,对方也只留了一点点。“他拿出装种子的袋子,抓了一小把给我。”黄秋英伸出右手,作了一个抓捧的动作。

这一小把种子显得弥足珍贵。黄秋英将种子拿回家,小心培育,种了一分多田。

第二年,黄秋英就积累了一些紫黑香糯,不用再去四处寻找。就这样一点点发展壮大,从一分多田到几亩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除了给丈夫调理外,她和家人也开始吃紫黑香糯熬的糊。周围的人也开始向她购买,黄秋英有了更大的想法:把紫黑香糯产业发展壮大。

黄秋英在筛选紫黑香糯

去年,她把种子发给周围农户种植,自己负责回收,又去南宁等地参加展会,推销紫黑香糯。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标准不统一,最后回收上来的稻米品质并不理想,在一些展会上进行检测,质量也不达标,这让她再次犯难。

创业●转变

专业机构技术力量介入,她成立公司注册商标拓展销路

今年黄秋英选择由自己来把控。通过土地流转,黄秋英承包了多亩地,聘请周围农户做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种植。一些水源较好的田块还进行了田基硬化,保证蓄水,在稻田里养殖禾花鱼。

黄秋英承包了多亩地,聘请周围农户做工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技术力量也加入进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技术特派员曾华忠负责定点指导融水县的水稻生产,这两年一直在对黄秋英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是从生态和有机方面进行技术指导,这几年他们发展比较快,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曾华忠表示,自己年10月开始对紫黑香糯进行技术指导,包括田块的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去年初见成效,今年就发展起来了。

他介绍,以前紫黑香糯产量上不去,稻谷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农民没有种植积极性。现在稻谷亩产量达到了六七百斤,虽然还比不上一般的水稻,但是价格高出许多,效益更好。目前融水县包括紫黑香糯在内的特色稻有多亩。“高产种植技术规程已经初步制定出来,大概今年年底会印刷成资料,在全县分发。”

在各方努力之下,今年的紫黑香糯品质有了提升,黄秋英成立公司,为稻米注册了“黑美人”商标。

黄秋英(右)带着柳州市一家企业工会的人去田里查看

经过网络推广,销路也逐渐打开。吕达寿在融水县城经营了一家婚纱摄影楼,并且是县里电商协会负责人之一,他也加入黄秋英的公司,专门负责销售。今年,他们的紫黑香糯销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柳州市里一些企业的工会前来采购,二是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售价20元一斤。

接下来,黄秋英想继续发展紫黑香糯,做成更大的事业。大儿子在外边上班,小女儿明年大学毕业,即将回来融水县城工作,这也让她觉得很满足。

小女儿即将大学毕业,经常抽空回家,大儿子在深圳工作

□吃紫黑香糯能治病?

适合肺脾气虚的人吃,对身体有一点好处,但难达到治疗效果

黄秋英:我也不敢说它就是灵丹妙药

近日,经过柳州当地媒体报道,“吃紫黑香糯调理好身体”的消息不胫而走,黄秋英不断接到咨询电话,但是她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敢保证有治疗效果。

“有人打电话来,问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说我也不知道。”黄秋英告诉红星新闻,她也不敢说紫黑香糯就是万能药,只能说这是发生在家人身上的事情。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自己都没有放弃。

另外她也介绍,除了吃紫黑香糯之外,还加了黑豆、黑芝麻等一起煮,可能是其他食物产生了作用,也可能是混合在一起的效果。熬糯米糊的时候也没有固定比例,都是随机的。

黄秋英通常会添加黑豆、黑芝麻等,跟紫黑香糯一起熬糊

农科院专家:个体情况不一样,不好判断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技术特派员曾华忠告诉红星新闻,紫黑香糯的医学价值可能有一点,但是不好说,产业倒是慢慢发展起来了。

至于药用价值方面,曾华忠表示不好判断。“个体不一样,有可能效果也不一样,你叫医学教授来解释,也说不清楚。”另外在他看来,仅仅只有一个案例,在医学上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因此在对外推介的时候也不能宣传这个点。

医生:糯米养肺胃,有保健作用,但很难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吃紫黑糯米治病,医院医生赵彪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是吃糯米就调理好了重病。“她说主要靠这个(紫黑糯米),但是她可能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其他食物、药物等,主观认为和客观事实不一定完全相符合。”赵彪告诉红星新闻,有可能同时有十几二十个因素在起作用,但是病人或家属知识面有限,就以为只是黑糯米在起作用。

赵彪表示,本来得病就复杂,治疗也复杂,包括饮食起居,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在起作用,不单单是吃某一样东西就能好的,不能这么片面地认为。“有可能起到一点作用,但是起不到主要作用,而且要看他之前治疗的效果好不好。”赵彪告诉红星新闻,从营养学或者药物学上来讲,糯米对身体有一点好处,但是要说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并且要把基本的医学证据拿出来,如果没有那就太没有一点医学背景了。

“《本草纲目》里有说,糯米是养肺胃的。”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体质养生科医生谢丽凤告诉红星新闻,糯米适合肺脾气虚的人吃。如果身体很弱,糯米不好吸收,而如果煮得很烂,按理说就可以吸收。“如果是身体虚弱,吃了可能会有一些效果。”同时她也表示,到底是因为吃紫黑糯米好的,还是其他原因好的,这个也不好说。

“人的身体构造是很奇妙的,病人如果恢复了,跟他的心理状态、生活饮食方式等都有关系。”谢丽凤表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广西农妇的创业种500亩稀有糯米,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