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东北85岁老妇住破房,捐款1000万吓坏
TUhjnbcbe - 2024/10/12 17:26:00
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现身一家当地银行,开口就对银行人员说:“同志,我想要汇款万,能帮帮我吗?”

看着两位老人朴素地穿着,却要汇出如此一笔巨款,银行工作人员被吓一跳,同时也嗅到一丝可疑的味道。

他们询问道老人:“您孩子怎么没跟着一起来啊。”

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无儿无女和老伴相依为命,听到老人的话,银行的工作人员更加警惕。

他们以为老人是遇上了电信诈骗,一边安抚着老人,一边等待警方的到来,却没想到,这一次的报警,将85岁老妇人的神秘面纱解开。

中国第一位空降女兵

此事发生在武汉的一家银行,85岁的老太太名叫马旭,她的丈夫名叫彦学庸,两位看似不起眼的老人,其实都是离休的高级军官。

此次的汇款不是遭到诈骗,而是他们知道家乡东北有难,所以拿出一生的积蓄前来捐款。

两位老人的举动轰动社会,感动了无数的国人,他们鲜为人知的过去,也被网友们再一次见证。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马旭的一生的事迹都在诠释这句话的含义。

马旭出生于年,家中是中医世家,可惜在战争不断的背景下,一家人勉强只能糊口,不料,在她四岁的那一年,父亲去世,养家的重担从此落在母亲的身上。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女人要拉扯两个孩子长大谈何容易,马旭一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只能向街坊邻居借点粮食。

因此营养不良的马旭,从小身材瘦弱,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小上一圈,幸运的是,她和母亲还有弟弟,都从那个战乱的年代存活了下来。

马旭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日子过得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解放军来了,分田分地、给钱给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心里也一下亮堂了。

14岁这一年,在母亲和乡亲们的支持下,马旭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在组织的安排下,马旭先后进入东北军阵大学和吉林分校就读半年,随后成为随军的卫生院到处参加战役。

在处处都是危险的战场,一个小伙子的出现让马旭心动,他就是军医彦学庸,两人在一起救死扶伤,渐渐产生感情,在领导的助力下,两人结为夫妻,开始携手一生。

年,马旭听说新组建的空降兵部队急缺医务人员,她果断医院的安稳工作,主动申请来到偏远部队驻地。

但是来到这里之后,马旭才知道部队的情况比她想象得更加严重,因为设备不完善,许多人在高空跳伞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受伤的情况。

她想要帮助战士们解决问题,那就必须要了解跳伞,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大家最好的治疗。

在经过思考之后,马旭向领导申请,希望能够和空降兵们一起训练,可她刚刚提交的报告,立刻遭到领导驳回。

因为马旭个子矮小,体重太轻,根本不符合空降兵的标准,随后她又再三发出请求统统遭到拒绝。

不服输的马旭,开始自己偷偷练习,每天到了晚上她都会跑到训练场上练习跳伞动作,一天她要跳上百次。

半年后,在一次的空降兵考核中,马旭惊讶所有人,她干净利落的动作,连领导都说不出半个差字。

在经过批准之后,马旭成为中国第一位空降女兵。

为空降事业绝育

从此以后的20年中,马旭作为空降女兵,在全国各地展开高空任务,多达次,成为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

在将自己彻底融入进空降行业后,马旭依旧没有忘记那些年,因为跳伞受伤的战士,她无时无刻不在研究。

经过多年经验的累积,马旭总结出空降兵在跳伞过程中非常容易扭伤脚腕,于是,她以此为课题,与同为医生的丈夫展开深入研究。

两人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国内外的资料,先后设计6套方案,画了多张图纸,经过亲身跳伞体验、论证,历时多天,最终在研制出“空气护踝”。

马旭夫妻研究的这款护踝,在空降兵落地时能够有效保护士兵的脚腕,这一发明远超当年美国和苏联的空降护踝。

当年,为了实验空气护踝,马旭不惜亲自上阵,她和丈夫一次又一次经历失败后,终于做出有利于我国空降兵发展的护踝。

可以说,马旭自从接触空降兵那一天开始,她将自己的所有人生都投入空降事业之中。

她非常清楚常年跳伞存在生育风险,而丈夫也清楚马旭的重要性,国内跳伞事业刚刚起步,夫妻两人在经过商议之后,马旭决定做绝育手术,彦学庸选择尊重妻子的决定,他亲自为妻子做了结扎手术。

因此,夫妻两人一生没有生下子女,但是这一点从来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彦学庸始终对待妻子一如既往,两人恩爱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旭的身体大不如前,她也到达了退休的年纪,上级都希望这位老人能够好好的安享晚年,却没想到退休后的马旭从来没有闲着。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退休一段时间后,马旭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经验作出总结,将其贡献给国家,希望后辈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夫妻两人也开始在家门口免费为患者做义诊,经过他们救治的患者有富豪也有普通人,但他们从来都是分文未收对病患一视同仁,人们十分感激马旭夫妻的付出,亲切称呼他们为“穿着军装的菩萨”。

除此之外,马旭还和丈夫时刻关心着军队的建设,他们先后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和治疗萎缩性胃病的药,分别拿到了国家的专利。

并在剪辑出《空降兵生理疾病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著作。

虽然两位老人在岁月中黑白变白发,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但是报效祖国的心从未停止,在他们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迹中,为中国空降事业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有了专利发明的费用和前半生省吃俭用的积蓄,马旭和丈夫的晚年可以在尽情享乐中度过,可在,马旭通过电视台报道得知东北家乡非常贫困。

她和丈夫都觉得应该为家乡做些贡献,于是,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来到银行,要将自己毕生的积蓄全部捐出去。

不料,被银行工作人员误以为上当受骗,好在最后在检查之后,乌龙事件彻底解开。

85岁的马旭先是给家乡捐献了三百万,随后又捐献了七百万,前后加起来一共一千万。

当地政府在经过夫妻两人同意后,他们在城里建立一座名为“马旭文博艺术中心”的公共建筑。

完成捐款之后,本以为此事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万万没想到,马旭夫妻捐巨款的背后,有着更让人心酸的事情。

随着媒体宣扬两人的事迹,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无数的人民被两位老人的善举所打动,不少的记者纷纷前往老人的家中想要进行采访。

可当我们看到两位老人居住的房子时,大家都沉默了,没有人敢相信,有着一千万存款的人,居然住在破破烂烂的平房中。

从外边看两家平房像是几十年没有装修过一样,而屋子里的家具也是遍满了岁月的痕迹。

经过老人介绍,他们说家中最值钱的就是用来存放书籍的柜子,当初他们特意花五百块请木匠专门打造。

在日常生活中,马旭夫妻的生活同样十分节俭,几十年来身上一直穿着部队发放的迷彩服,吃得最多的也是挂面土豆,外出时,他们乘坐最多的就是公交和自行车。

很多人劝他们不要过得太吝啬,但马旭却说:物质上不需要太多,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已经很幸福了。

两位老人过着如此清贫艰难的生活,却有着最高尚的灵魂。

马旭的事迹曝光后,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影响,年,她被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出的标语是“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会上,马旭被选为“致敬方阵”中的一员,来到现场后,她久久无法平静内心的激动。

还有许多人邀请马旭做报考,指点后辈们,但是丈夫担心她年纪大了,讲不好被人笑话,可在马旭看来,如果不趁着现在身子骨还结实,再为国家做点什么,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她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学习,遇到记不住的地方就用小卡片记下来,随身携带还要和老伴相互提问,在她第一次讲课的时候,顺利收获满堂彩。

马旭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全部贡献给了国家,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给了人命,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伟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85岁老妇住破房,捐款1000万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