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亲身考试经历来讲: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自信,对自己的自信和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
试问对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那个病人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你的手里。
考试就是个检测,功夫肯定是在平时。
第一关:中药的考核。
尤其是四百味中药的功能主治和性味归经、识别鉴别。
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记忆,背了忘,忘了再背。
要和遗忘做对抗。
只有做到脱口而出,才有可能应付各种紧张的场景。
因为中药的考核是第一关,一个人的士气很重要。
如果第一关旗开得胜,那么第二关就会信心百倍。
所以务必要重视对中药的记忆和识别。
第二关:专家评议。其中的关键点:安全和有效性。
就像周总理说的一句话:
一切的医疗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有效性。
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用药的剂量与配伍一定要慎之又慎。
再者,中医药讲究的是传承。
尽管有些时候临床用药需要适当的加减,但毕竟这只是考试,有最佳答案。
专家更多是从书本方面进行考量,一些老同志就是吃了临床经验的亏。
专长综述要背熟,最好能有一定的逻辑性,哪怕是紧张忘记了原话也能临时组句子自圆其说。
有医学相关的证书也会增加老师对你的信心。
中医基础理论一定要记牢,十问歌,汤头歌等。
因为老师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考你基础知识。
比如:我报的是肝系,郁证。
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肝脏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我直接回答:肝主疏泄,肝主藏血:体阴用阳。
老师还会接着诱导你是不是就这些,如果你掌握的不够牢固,就会答非所问。
中药的鉴定:为什么要用这个中药?
比如:什么是浮小麦?浮小麦和淮小麦的区别?
生麦芽和炒麦芽、焦麦芽的区别?
中药方剂组成和用量以及出处都有考核到。
还有比如:
郁证为什么女性多于男性?
你的看病过程的演示步骤
3.你的临床擅长方剂的特点有哪些?
4.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和经历?
总结:通关的关键就是要保持自信和坦然,功夫下在平时。
赠送两个保持自信的小窍门:
第一个抬头挺胸,腰杆挺直。
第二个: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
因为大部分专家都在六十岁以上了,听力可能不太好。
而且应试者还戴着口罩,影响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