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劳损的增加,颈椎病、腰椎病、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慢性筋骨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50岁以后大多数人群均有脊柱与骨关节退变的形态学改变,并可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脊髓,症状和体征可波及头、颈、胸、腹及四肢,轻则疼痛、眩晕、麻木、肌肉萎缩,上肢持物不稳,下肢僵硬无力,严重者四肢瘫痪。这些疾病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慢性筋骨病患者大多属老年人,往往症状较多、病情繁杂、病程较长,体质虚弱,中医认为慢性筋骨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肾亏。在膏方处方中以四诊八纲为辨证依据,依阴阳而辨体质,全面把握患者虚实状态。将辨证与辨病、辨质相结合,将治病和治人结合在一起,从而确立证型,开具膏方。膏方治疗该病具有扶正祛邪、寓防于治、持久有效的作用。可以达到预防或延缓退变与衰老的目的,减轻脊柱、骨与关节、脊髓与神经根的损害,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膏方既是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医疗技术,又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医药文化特征,以其独有的优势千百年来在防治慢性筋骨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慢性筋骨病患者冬季服用膏方又可与冬令进补相结合,具有整体调摄、攻补兼施的功能,攻可祛邪(活血化瘀、祛痹通络),补可养虚(调中保元、平衡阴阳、和顺脏腑)。不仅颈腰四肢关节病痛解除,功能复原,而且流畅气血,滋养肝脾肾,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精盈气足神清,令许多亚健康状态不治而愈,实现了“治未病”的目的,亦充分显示了运用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优势。
骨伤科膏方充分体现“防、治、养”的原则,“防”即膏方要能根据患者的体质等情况起到未病先防,诸如预防感冒、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等情况,做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目的。“治”即针对四诊八纲得出的证进行治疗,解决患者最主要的矛盾所在。“养”即养生,延缓患者衰老的进展,使得永葆健康,活力常在。膏方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摄生防衰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国医大师施杞教授特别推崇张景岳“中兴论”的养生观点,认为人到中年当应调补。养生虽然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节点,张景岳认为40岁就是这个节点上的重要一环,《景岳全书中兴论》言:“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更以膏方为最佳。慢性筋骨病患者年龄基本都在中老年,而冬令进补膏方对于他们来讲无疑是善莫大焉。
当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视养生保健、防病益寿,膏方于冬令时节的运用日益广泛,平素体弱之人冀望强身健体,久病大病之人希望祛邪疗病,膏方适应时代需要,得以极大发挥其滋补、保健、祛病、延年之功效。膏方在防治筋骨病中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患者欢迎,首先是调治结合,寓防治于摄养,达天人合一、祛病延年之境,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养生的理念和企求,亦容易形成从纵的氛围。其次,慢性筋骨病多病程较长,病人多伴有虚像,膏方以膏滋为载体,口味宜人,服用方便,既满足了医生需要长期治疗的要求,患者也容易坚持长期治疗。在我国江浙沪一带,膏方已成为体现自身价值和珍爱自身较为理想的文化大餐和信托,更成为人们冬令进补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手段,颇受世人青睐。
供稿:骨伤科李晓锋
原标题:《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