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看待生命活动,中医的平衡观与西医的机械观
TUhjnbcbe - 2025/2/10 16:40: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同样是认知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能量循环系统,能量主要指的是气血,气属阳、指代人体内一切不可见的能量;血属阴,指代体内一切物质,包括细菌、分子、细胞、基因等等,气是无形之血,血是无形之气,气血在人体内的相对平衡关系,就决定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所以说中医看待人体生命活动是一种平衡观。

而西医是由牛顿的机械宇宙观,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最后拉梅特里发表自己的著作《人是机器》,自此,理论构建完成,西方医学就在拉梅特里的“人体机械观”影响下开展的。

即便是现在西方主流医学专家以及科学家仍然认为:从分子生物学来看,生命体不过就是由无数微小的零件组装一台“精密机器”,零件是分子结构的,如果通过巧妙地操作,改变组成机器的分子,就可以达到改良生命体的目的。现在西方医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就是基因技术的突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西医看待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机械观”。

中医的平衡观与西医的机械观,是中西方的医学在面对人体生命活动时,产生的最根本认知差异,在认知上巨大不可调和的差异,面对疾病,对于生理、病理、诊断分析、判定的依据、施治方案的制定等等,都是完全不同的。

而导致中医在认知上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文化的底层逻辑不同产生的。我在前十期的内容里,也都反复强调了文化的差异性,为了让新看到这个视频的人更好理解,我简单地梳理一下:

所有文化的形成追根溯源,就是为了探寻宇宙万物存在的奥秘,对于宇宙万物存在奥秘第一个问题是宇宙万物到底由什么构成?

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中国是元炁论,

而西方则是自文艺复兴之后,推翻了四种元素说,确立“原子论”这个答案。

由元炁论产生中国文化背景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西方则是在确立了“原子论”宇宙观之后,确立人作为主体,宇宙万物都为客体的发展观,文化背景自然也就是“人定胜天”。

在“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下,中国的老祖宗在探知宇宙万物时,会把天地看成大宇宙、人体看成小宇宙,以“系统”的思维看待自然界的一切,这种方法就是西方人最近提出的“系统论”。

西方人以“原子论”的宇宙观,“人定胜天”为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探知宇宙万物的方式,就是要找出宇宙万物构成的基础元素,通过拆分物质的结构,再通过分析、归纳、还原的方式,企图找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操控宇宙万物,这也符合“人定胜天”的文化背景,这种还原的方法,就被称为“还原论”。

在宇宙观、文化背景以及方法论都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

西医的“人体机械观”

首先牛顿在“原子论思想”影响下,运用物理定律和数学公式把太阳系的运动规律给描述出来了,牛顿还把太阳系比作一个机械的钟表,机械的宇宙观就为西方科学的研究方向定了调。

延续到医学上,最早由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之后来了拉梅特里否定了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提出“人和动物没区别,都是机器”。

人体机械观的理论架构也就正式确定下来,西方医学、脑科学都是以此为研究方向开展的。

以人体机械观为研究方向形成的西方医学,发展也是很曲折的,拉梅特里提出人是机器的时候,是年,当时的欧洲医疗还是“四种体液说”的天下,以放血、催泻、催吐为主要治疗手段,确立了人体机械论以后,西方医学也就正式拉开的现代医学的雏形,就是现在说的病理解剖学和临床医学。

就西医的发展来说,当时的西方人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要知道当时没有麻醉药,麻醉药年才被发现,在麻醉药发明之前的那段时间,西方人生病属于“生人活剥”,想象一下得多遭罪。

即便如此,除了外科手术有进展以外,治疗效果也是乏善可陈的。当时西方医学盛行的哲学是“治疗的虚无主义”,怎么理解呢?

就是手术之后还需要仰仗大自然或者是病人的自愈能力,医生的外力介入通常也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时候生命力还需要诉诸于神或者灵魂,

治疗的虚无主义被摒弃,大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实验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崛起,把生理反应与物理原理和化学反应结合起来以后,人体机械观才正式成为西方医学或者叫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向,神、灵魂也就在西方医学里没有了容身之地,这个时候的医生和科学家都认为人体这台机器,如果保养得当,是可以长期运作使用的,于是积极介入就成了正道。

怎么积极介入呢?

德国生物化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海克尔是进化论的积极推动者,就提出了“预防性外科手术”,他认为人体内部分器官是没有功能演化的残留物,要尽可能早的切除,以免未来出毛病,为此发表了自己的著作《无用论》,在当时也是风靡一时,盲肠就是典型无用之物,盲肠炎在海克尔时代就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让西医声名鹊起的就是细菌的发现,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伊利亚.梅契尼科夫,就主张先把大肠切掉,因为大肠是人体内细菌产生的地方。今天听起来有点搞笑,但是其背后的哲学就是“人体机械观”。人体这台机器,有很多零件是没用的,为了不造成机器故障,先把没用的零件拿掉,除了拿掉零件以外,还有更换坏掉的零件,“器官移植”不就是人体机械观的具体表现吗?

即便是基因医学,精准医学依然是在“人体机械观”的框架下开展的,当下最火的基因检测,举个例子: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在基因检测的技术下,发现自己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患有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大大上升,最终决定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

有没有可能几十年后,我们会像现在嘲笑海克尔和梅契尼科夫一样,嘲笑我们现在呢?

中医的“人体平衡观”

中国文化以“元炁论”为底层逻辑,天人合一为文化背景,系统论为探知宇宙万物奥秘的方法。

元炁论的底层逻辑,宇宙万物都是炁构成,人也不例外,炁分阴阳,阴阳化五行,阴阳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存在形式,最多有五种,分别是纯阴为水、纯阳为火、阴多为金、阳多为木、平衡为土,阴阳五行就是中文文化以“系统论”探知宇宙万物奥秘的最基础元素。

五行的生克乘侮与五脏六腑的取类比象关系,阴阳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比如说:人的身体是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五脏六腑,腑为阳,脏为阴,气血,气为阳,血为阴等等。

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在中医就是“天人感应”,这个怎么说呢,说五运六气、子午流注文化断层,很多人都不明白,对了,在中医的体系里详细记载了,太阳月亮年运甚至彗星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而现代西方科学,也就最近几年,刚刚得出结论太阳黑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不同的是,我们古代没有像现代的仪器设备和更没有现在西方擅长营销的专业名词,只是通过阴阳五行来概括总结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说实话精髓一点也不差。

医易同源,易经非常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也是如此,中医会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系统,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

天地大宇宙怎么形容呢?

自然科学讲:水遇到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蒸发到天空就是云,云遇冷凝结,会变成雨雪落下来,气与水在天地间平衡关系如果被打破,就会出现干旱或洪涝灾害。

人体小宇宙,指的是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能量循环系统,能量指代的是气血,气是无形之血,血是有形之气。气与血在人体内部的相对平衡关系就是一个人健康的保障,气血平衡关系的打破就是疾病。

阴阳平衡就是中医以及中药的总原则,再说回系统论,人体的阴阳平衡至少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强调人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

举个例子:虚邪贼风,天气突然变天,没有及时增减衣服,就会导致疾病。

说白了就是健康养生需要符合四时节律,简单说两个比较有争议的现象,中西医对这件事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一是:“夜跑”;

二是:东北人到跑到海南过冬天,“候鸟生活方式”。

现代人崇尚“生命在于运动”,动能生阳,也能耗阳,我们都听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天也分,早晨阳气生发,中午阳气最盛,下午阳气下降,夜间阳气收敛,就是存储,夜跑看似锻炼健身,弥补白天锻炼不足,其实违反了生长收藏顺序,是不符合健身养生。

东北人跑到海南过冬,每年5月份左右再回到东北,是心血管疾病爆发的高峰期,尤其是老年人。原因就是血液在冬季需要藏的,少了冬藏这个程序,心血管一直是快速运转,老年人的身体就容易承受不了,我家也有亲属每年往返。没法说,说了也不信。

第二个层面:强调人体内部气血的相对平衡关系,

影响气血平衡的有这么几个因素:脏腑、情志、经络等等。比如说五脏六腑、脏腑在心的领导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有序,脏腑之间还互为表里,相互配合,除此之外,脏腑与五行的对应关系,脏腑之间又相互制约、相互调控,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

再有情志,情志在中医里又叫七情,就是七种情绪,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等等,情绪之间也能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等等,情绪出现失调自身也可以相互制约、相互调节。

当你了解了,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能量循环系统,对于疾病的诊疗都源自于气血的相对平衡,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总结、归纳、来辨别病症,进而判断疾病发生部位、性质甚至到底是阴还是阳不平衡导致的,再制定出寒、热、补、泻、抑、举等等治疗原则,比如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等。

中医的阴阳平衡为什么能够治病疾病,我在之前的内容里也说过,现代科学对于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发现,以及粒子与反粒子,都已经说明阴阳学说就是宇宙万物,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都遵守的法则。

另外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戈贝尔,发现了通过调节细胞内部CAMP与CGMP这对环核苷酸平衡关系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为中医的平衡治疗思维在微观物质层面获得了证实和认可。

至于西医的机械观与中医的平衡观,哪个更高明,想听听你的观点?

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

如果您喜欢,别忘了点赞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待生命活动,中医的平衡观与西医的机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