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
办学历史: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师资力量:学校有7人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3人被列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国医大师(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个),“”首席科学家1个,45人先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数十人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近百人先后进入江苏省“工程”和“青蓝工程”等人才培养梯队。
学科评估:
广州中医药大学
办学历史: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现名;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员工(医院)多人,学校有国医大师2人、有双聘院士5名、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教指委专家6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广东省名中医45名,广东省教学名师2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
学科评估:
两所高校都凭借中医方面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学科评估上上榜学科数量有6个,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有4个,但是在学科等级上南京中医药大学胜过广州中医药大学良多。A-级学科有3个之多,达到了上榜学科总数的半数。在师资力量上南京中医药大学有3个国医大师,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两个。不过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附院、二附院被评为“广东省抗非典先进单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附院实现了“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