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个话题就是一个天坑话题,无论怎么说都会引起大量的争论,现在中医话题就和哲学话题差不多了,争论超级多,而且谁也无法说服谁,双方都能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证明对方是错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中医咋来的以及中医名声为什么变得这么差,至于中医有多大用处,以及效果如何我也说不明白。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处于原始社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有各种传染病之类的东西,古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一定经常生病,或者受伤之类的,偶然间有一次一个生病的古代人吃了几种草,病情得到了抑制,又连着吃了好几次这几种草的混合物,成功治好了疾病,于是这种经验就流传了下来,这几种草混合可以治疗这一种疾病,我感觉神农尝百草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找到了好多可以治疗疾病的药方,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把这作为经验开始传承,也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药方也越来越多,慢慢的就形成了各种医疗体系。虽然古代的前辈们不清楚为什么这几种草的混合物可以治疗这种疾病,但是前辈们用无数的人命试验出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可以从微观层面解释为什么这几种草的的混合物可以治疗疾病,甚至可以提取出其中的治病的成分,然后制成某种药物长期保存。
在战国的时候,经过无数前辈经验总结,人们搭构出了自己的医疗体系,也就是《黄帝内经》。这标志着中医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但是这本《黄帝内经》更偏向于理论,实际操作过程有点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仲景就又写了一本《伤寒杂病论》,这本书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以及对应疾病,症状,这一下中医就从理论落到了实际,方便了中医在全国的传播以及使用。
但是这几本书也都有点问题,古人写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省则省,尽可能地简略(因为纸比较贵,竹简更贵),导致有时候写的非常模糊,就像我们现在看文言文一样,一句话有时候有几百种解读,因此这东西学起来非常费劲,如果只看书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
因为中医这东西超级难学,解读又多种多样,在日常给别人治病的过程中,把人治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也不是毫无用处,中医大多数时候是能够治疗好疾病的,就是有时候会比较慢,后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就混得更惨了,现代医学讲究科学诊疗,使用各种仪器给病人做检查,可以直接解释病原,并且能够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再加上一些无良人士打着中医的幌子,到处敛财,有时候不仅治不好病,还会把病人给治死,于是中医的名声就越来越臭。
这里多说几句,西医的培养是有各种指标的,而且培养起来非常快,可以成体系的培养医疗人才,但是中医就不一样了,中医的培养指标不是很明确,而且培养一个优秀的中医巨困难,因为中医这个东西是看天分的,如果悟性低,可能一辈子也就那样,而且中医的治疗讲究因人而异,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同一种疾病需要用不同的药方,而且因为药的生长环境,年份等问题需要不同的用量,这就决定了一个优秀的中医在有天分的基础上还要大量的接触病例,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中医,而我们现在的医学培养体系,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读书考试,而且时间积累也不够,很难像培养西医人才一样,成批量的产出中医人才。
最近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要振兴中医,国务院也提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今年的新冠疫情,中医表现比西医好很多,说明中医并不是一无是处,中医是拥有很多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也是来源于中医,而且中医和西医的理念不一样,西医讲究有病治病,中医讲究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中医认为并不是病情严重之后治疗疾病的是优秀的医生,中医认为在疾病发生之前能够控制住疾病才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在古代也有一个关于扁鹊的小故事,魏文王问扁鹊:“听说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的水平最高医术最好呢?”扁鹊答:“大哥最最厉害,二哥也很厉害,我最差。”魏文王再问:“那我糊涂了,为什么兄弟三人中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在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但我们家里人都知道,也是推崇备至的;中兄呢,善治欲病之病,治于病情初起时,所以外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他的名气也仅在本乡里;而我只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下针放血、举刀救命,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得很,所以名气很快响遍天下。”魏文王:“我明白了”。
这个故事的真假我并不想在此讨论,不过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看出中医的治疗理念,那就是防患于未然,现在医疗体系的情况之下,普通人看病是非常贵的,很有可能一场疾病,让你一夜返贫,而且在理论上讲国民的身体素质也不能靠花大钱治病来提升,如果非要沿着花大钱治病这条路走下去,美国就是前车之鉴,美国人的医疗费用非常贵,平均一个美国人一生中因为生病住院就会破产一次,但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并没有把美国的人均寿命提高到世界领先的水平,美国的人均寿命也就和我们中国差不多。因此中医调理身体,防患于未然的治疗理念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我希望未来中医真的能够在这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说明中医的伟大和贬低西医。我倒是认为中医和西医应该互相汲取双方的有益元素,形成一种更加科学,更加便宜,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健康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