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数据将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医药服务
TUhjnbcbe - 2025/2/28 18:32:00

说到大数据,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几时吃饭,几时睡觉,喜欢吃什么,在大数据下都会清清楚楚展现出来。尤其疫情期间,我们的行为轨迹都被数据化,小到社区,大到部委相关部门,都将大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防疫工具。

大数据被逐渐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时,中医药也不例外,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中医药疾病预防、中医诊疗、药事服务等多个环节。

国家政策扶持中医药大数据发展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健康信息平台”和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中医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在中医大数据资源、辅助辨证论治和信息标准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成果向应用转化。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打下坚实基础,中医药大数据建设开发和“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信息化在健康医疗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近几年推出的政策也可以看出,我国也正在逐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健康医疗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研制推广数字化健康医疗智能设备。

年8月30日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联盟成立,是首个聚焦大数据产业与信息安全的全国性专业委员会。

年3月18日卫生计生委召开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要在创新应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试点,培育新兴发展业态。

年4月27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落户济南。

年4月30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落户宁夏中卫。

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

年1月17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主体在济南落成。

年11月25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落地宁夏。

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要求各地依托现有资源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医院及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规范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大数据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广泛,在工业、商业、农业、医学领域都出现成熟的应用,中医药领域目前大数据应用已逐步展开。大数据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助疾病预测和预防

在发展中医健康辨证诊治的同时,要利用好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中医医学医术对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案实施钻研,采用大数据技术预测疾病,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流行病,先于疾病发生前就帮助病患发现疾病,帮助病患提早治疗。

在中医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预防对策加大对传染病、流行病、多发病、疑难疾病,以及慢性病上的预防,并提出可行的诊疗方案在疾病发生前积极治疗。

在诊断鉴别疑难疾病的方面,通过分析中医病例大数据,找到导致疾病发生的关联因素,建立这些关联因素与疾病之间的预测模型,用以及早发现类似疾病。结合病患大数据分析,依据个人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帮助病患提前预测患上某一疾病的风险。

通过疾病的预测,及时提醒高风险病患要及早治疗,提醒医生采取可能的中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通过传染病大数据分析,结合当前已存在的少量传染病病例,建立该类传染病的传播模型,分析传染强度,提前告知公众可能预防该类传染病,以免发生相互传染并导致大面积传染。

二、辅助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是中医医学医术的提高的有效途径。

中医方面信息系统中的中医特色治疗和护理数据是中医智能分析的基础,中药制剂、经络、针灸、拔罐、按摩、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药浴、药熏等中医护理手段,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都会用到,这些信息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形成中药的中医医案数据并长期有效的保存下来。

在大数据背景下,这些数据以合理有效便利的方式实现智能辅助,比如中药合理用药、中草药方剂的配方规律以及辅助中医诊疗的方案、处方的选取。

对采集到的患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加客观的判断患者病情,有助于突破中医嗅诊的局限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及时收集并存储大量诊疗信息,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医切诊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在临床辅助诊断的应用帮助中医提高诊断水平和效率,对于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三、提升药事服务效率

在中医药事服务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为百姓提供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医院完成挂号、开处方、缴费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会将患者处方自动推送至药事服务中心,患者即可回家等待药品,其余流程由药事中心工作人员完成之后,将有专门的物流团队配送上门。不仅可以优化药事服务流程,医院相关环节压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同时也解决以前患者需要排队取药、自行将药品带回家的不便。

优化整合中医药资源配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与各医疗机构的连接,这不仅可以提高各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也能为百姓提供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四、中医专家系统的构建

中医是中医领域的宝贵人才,他们的诊断水平和用药处方需要信息化手段保存和传承。医院的中医信息系统能够把中医医生、中医处方、中医诊断等信息录入并可方便检索中,构建名老中医专家系统。利用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并挖掘关于名老中医的潜在规律,例如名老中医成长规律、名老中医处方的智能统计分析、中医诊疗的合理性分析、中药配方开发等。为确保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疗法的传承与保护,采用中医专家信息系统保留和存储。

名老中医的临床诊疗案例,挖掘名老中医的疾病诊治知识。名老中医专家系统的建立,从信息化的角度实现对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和医学医术的传承。尽管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发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目前我国中医药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存在诸如:中医大数据共享不充分、专业人才不足、数据质量不高、没有统一的标准等问题。

未来应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新途径、新方法,使中医健康大数据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以人的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精准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数据将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