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尤糊里糊涂地度过了大学与硕士阶段,大学基本都在抄写武林秘籍与看录像,硕士基本都在谈恋爱。
工作后发觉自己就是渣,啥啥都不会,只好恶补以前的书本知识。工作时间长了也慢慢发觉自己的性格可能更适合走技术路线。所以考博,进入博士阶段才好好学习,但总感觉年纪大了学习效率不如年轻时。
可能中年人更爱唠叨,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任教体会,把一些感想告诉未来的医学生们。希望能对你们未来的成长或职业规划有些帮助。
1.抓主干课程
内、外、妇、儿、诊断、病理、生化,是研究生考试的主要内容,要在这些课程方面下苦功。即使不考研,执业医师也要考,规培也要考。掌握了主干课程,心中不慌,怎么考都不怕。以上课程也是将来实习、工作的基础,怎么下功夫都不为过。
2.主干课程以外的基础与桥梁课程同样重要
组胚、解剖、药理、免疫、微生物、寄生虫等等,学好这些,主干课程也会容易得多。老尤大学唯一一门不及格课程是解剖。将来你们可能也要在这门课程上栽跟头。解剖课程大一开设,高考后放纵的心还没有收回。
此外,要记住,医学课程是互相连贯的。已经学过的课程要记得常常复习,这样会省很多力气。不要课程一结束,就把书一丢,再也不看了。
3.有些课程了解下就好
比如我教的全科医学、康复医学,还有中医学等等,这些课程以了解为主,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如果感兴趣可以等将来硕士毕业或规培结束再去学习了解。
有些同学可能比较看重奖学金,希望每门课程都优秀。自己权衡吧。如果是我,我会有取舍。
4.英语学一辈子
除了大学要过四级六级,考研要考英语。将来阅读英文文献也要英语,将来写SCI也要英语。老尤就吃亏在英语上,一直就没有好过,终究成不了大医名医。
5.健身
有个好身体,除了体质测试达标。最好能养成运动的习惯,具体运动什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