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
张倩穿成“大白”
日行万步
以生命守护生命
出征武汉那天
她刚刚从隔离病区下班
张倩是80后,她所在医院是全省新冠医院,从1月20日开始,这里的战“疫”就打响了。那时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多,不过,医院刚刚组建起病区时,张倩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参与一线救治工作。
从大年初五进入负压病房,到2月4日,病区收治了超过10名确诊患者,张倩协助完善病区工作流程,全力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这两个日子我都记得牢牢的。”张倩说,因为“国有难,召必来,战必胜”,出征武汉那天,她刚刚从隔离病区下班,情况紧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迟疑,物资准备、人员出发都要在3小时内完成,张倩甚至来不及跟家里人解释“怎么工作的病房从广州到武汉了”。
临行前,张倩与儿子约好,抵汉后每天打视频电话报平安。让她泪目的是,14岁的小小男子汉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他说:“妈妈照顾好自己,我会照顾好家里!”
2月4日当天,张倩和队友抵达武汉,2月6日,张倩所在的广东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就出医院的张床位,之后在这里累计收治了名患者。
作为护理组长,张倩进入方舱,迅速调整心态,认真完成方舱的行政协调、接诊确诊患者、搬运物资、整理病床等工作。
2月21日,根据国家调度,张倩又与同事们转战武医院,作为主要管理团队接管张床位。
在转战中,张倩是“广东经验”——医院首创的“感控观察员”制度在方舱应用的实际执行人。她主动承担起队内所有医护及后勤人员的穿脱防护培训工作,同时还培训了吉林应急医疗队感控员。她与院感专员一起规划建立了驻地的半污染区、清洁区,协助制定感控观察员职责,有效加强了队员们的防护意识。
厚厚的防护服、紧绷绷的多层口罩与护目镜,让人感觉缺氧、头痛。张倩从未退缩,严格坚持6小时一班工作,常常穿着防护服步行上万步。
尽管穿上层层的防护装备行动受限,但张倩和队友们对患者的细致照顾并没有减少,她们在工作中经常与患者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优质的护理服务与心理疏导。
让同事们都惊讶的是,张倩还在休息时间主动担任“感控观察员”工作,保证全体队员“大白”无一人感染。
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舱,累计管理床位张,收治患者人,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作为“特种部队”的广东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交出的答卷。3月5日,这支队伍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目前抗疫期间国家颁出的卫生系统最高集体荣誉。
武汉战“疫”,给张倩留下了点点滴滴让她觉得幸福的回忆。
在武汉战“疫”时每天有同样的心愿——
“今天出的比入的多”
目前张倩已队返粤,回忆在武汉的战“疫”经历,她说起自己每天进舱前的心愿:“希望今天出的比入的多!”
她记得,3月4日,一上班,准备交接的同事优凤就很高兴地说:“今天要出16个呢,我班上出了4个了,剩下的你班上出。”
其实,办出院流程挺繁琐——核对信息,做好宣教,写放行条和出舱证明,全身消毒后还要把病人送到出口处的车上,可是他们特别开心。
方舱内事务繁琐,医疗资源有限,她们为了节约防护服,上班前故意几小时不喝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路、说话一快就会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大家依然干得很努力,累了就在椅子上坐一会,松口气。
上完6小时的班,张倩与同事们休息时还会不时想舱内的事:床方阿姨的心情怎样了呀?明天上班要怎样安慰她呀;床的叔叔要薄被子的事情不知解决没有呀;床18岁的弟弟第二次核酸结果出来没有呀,他可是急得很想要出舱呀……
张倩说患者们总是在出院路上不停地感谢医护,还追着要地址和电话,说要寄特产到广东。“每次上班,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下班,而是这些让人动容的点点滴滴。”张倩说。
人民的英雄时代的楷模
庚子伊始,疫情突至。有一群人,白衣执甲,向险而行,从珠江之畔到荆楚大地,他们深入战“疫”最前线,用生命托举使命,用仁心诠释誓言。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无愧于人民的托付、时代的选择。
从2月24日起至今日,广州日报推出“庚子英雄”融媒体系列报道,聚焦37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在和广州日报记者的对话中,他们讲述了在“疫”线经历的殊死搏斗,追踪拦截病毒的艰辛,病房内外的温情,无力挽救生命时的悲痛,抢救成功时的激动……对我们的主人公们来说,这段特殊的“疫”线经历足以铭记一生,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当使世人警醒。
今天,“庚子英雄”的报道将告一段落。我们再次记下37位英雄最初投身战“疫”第一线的时间,以留下一份特别的记录。英雄的战“疫”事迹注定将载入史册,他们的人生还将继续演绎精彩。
本地战“疫”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杨智聪
年12月31日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
年12月31日
医院副院长李观明
年12月31日
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子文
年1月3日
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
年1月3日
医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
年1月14日
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
年1月17日
医院副院长余纳
年1月17日
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
年1月20日
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主任彭亮
年1月20日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
年1月20日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
年1月20日
医院教授杨振峰、护士长王海琴
年1月23日
医院隔离病区五区护士长农菲
年1月23日
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
年1月24日
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永昊
年1月26日
广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部长罗雷
年1月27日
广州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组组长袁俊
年1月27日
驰援荆楚
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
年1月23日
广州市疾控中心虫媒传染病组组长刘文辉
年1月24日
医院ICU副主任王华
年1月24日
中医院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林洁
年1月24日
医院危重病监护二科
行政主任邓医宇
年1月24日
医院
院感科副科长何达秋
年1月24日
广州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温敏勇
年1月27日
医院血液科护士长陈二辉
年1月27日
医院副院长姚麟
年1月28日
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远达
年2月1日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何翔
年2月4日
医院护士张倩
年2月4日
医院感染管理科林宇坤
年2月6日
中医院副院长许可慰
年2月7日
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元妹
年2月7日
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益锋
年2月7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院长助理、
肝脏外科主任杨扬
年2月9日
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
年2月9日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海燕
年2月21日
(注:4月10日,广东援鄂的最后一批医疗队员返粤。)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任珊珊通讯员高龙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