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负时光丨湖北中医药大学ldquo
TUhjnbcbe - 2021/1/29 3:25:00

自线上开学以来

湖北中医药大学“云课堂”已持续了17周

截至目前

全校名老师

共计开设个在线课堂

其中门本科必修课程

累计人次参与线上学习

截至第16教学周

全校合计个教学任务已完成线上教学

56%的课程已结束线上教学

快快跟随记者

来感受“云课堂”的别样精彩吧

以“疫”为“材”: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讲‘子满’。妊娠五六个月以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或喘不得卧,称为‘胎水肿满’,亦称‘子满’......”在这条3分钟不到的短视频里,《中医妇科》课程主讲教师耿会转将“子满”的知识要点娓娓道来。

短视频教学截图

作为一名临床教师,耿会转和多数同事一样,在临床一线、隔离点和家中转换着教学阵地。“根据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优势作用,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讲解,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升同学们的中医药自信和学习热情。”耿会转说。“例如疫情期间不少患者情绪紧张,尤其是妇女,进而影响健康,这时就可以提醒学生从情志方面加以疏导。”

“视频短,不占内存;根据知识点分类,我们学习起来也方便。”利用短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受到了班上96名学生的青睐。“按教学计划一共是93名学生,还有3位同学主动来蹭课,我也欢迎加入。”耿会转介绍,中医妇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录制短视频可以帮助大家抓住课程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知识点小视频目录

“在医院抗疫期间进行直播教学,虽然较为辛苦,但是效果很好。”疫情期间,针灸骨伤学院教师唐宏图作为学校医疗队成员,医院(医院),参与新冠肺炎诊疗工作。为保证课程《针刀治疗学》《针刀医学》直播教学不中断,医院协调,将每周一、周二的下午固定为自己的轮休时间,以便直播。“医院科室的休息室直播,将一线的抗疫情况真实、客观地介绍给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增进了大家的职业认同感,起到了很好的思*教学效果。”

唐宏图直播教授《针刀医学》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在抗疫一线的效用,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教师石萍与4位翻译硕士,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给学院翻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使团队高效完成了学校王平教授牵头编写的《中医抗疫问》的英文翻译工作。

翻译团队使用在线CAT工具YiCAT完成翻译任务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Translation,CAT)在翻译实践中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希望通过课程,帮助学生翻译时避免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提高翻译效率,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药的文化传播。”石萍介绍说。

为了更好的给学生传授前沿技术,石萍还参加了线上翻译技术和语料库应用高级人才研修班,并通过考试拿到了证书。

翻译团队的指导老师和学生通过QQ群沟通和讨论

“课堂即是实践。通过这次翻译实践项目,既巩固了CAT课程所学知识,又提高了我们的翻译能力和综合素养。”4位研究生在翻译过程中应用课程中所学的记忆库、术语库制作及在线CAT工具的使用技巧,实现了共享翻译资源和同步翻译与审校。他们表示,能通过学习将中医药抗疫经验传播给世界,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责任。

“花式”考核:线上互动热情不减

拍摄舌诊、脉诊实操视频代替期中考试、按时打卡互动积累学习积分、课堂辩论赛各抒己见、专题讲座引人思考.....教师们别出心裁,创新课堂教学、管理、考核方式,吸引同学们深度投入。

“《中医诊断学》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课,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一直是我们课程中的重要一环。”结合教学实际,教学团队召开视频会议,讨论确定了“拍摄舌诊和脉诊视频的方式取代以往期中考试”的方案,并根据职业医师考试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评分标准。

“学生们觉得很新颖,准备得也很认真,还有同学剪辑加工了视频,将知识口述和实践操作相融合。”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教师胡霞表示,期中考试前也给学生布置过技能操作视频作业,并针对视频问题一一分析。“根据期中考试的情况来看,同学们操作的规范性、专业性明显提升。”

学生实操图片及视频节选

“真理越辩越明。”在《形势与*策》课堂,授课教师陈琛将辩论赛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各项防控举措,学习*在抗疫实践中的最新理论成果。

背景知识积累、以班级为单位敲定辩题、辩手线上视听化辩论、教师点评+网络投票......围绕疫情,师生就“疫情期间网课应该怎么上”等“接地气”的辩题展开辩论。

“课后我会布置开放式的课后作业,鼓励同学们通过诗歌、弹唱写词、视频作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期4周的主题辩论结束后,陈琛面向名学生征集“你在疫情期间的思考与困惑”,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重要讲话精神,设置最后一节直播课的主题。陈琛表示,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课程目的所在。

学生弹唱战疫歌曲

在《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管理学院教师燕妮从线上教学的全过程出发,为学生定制了一份“学习积分表”。准时进入直播课堂、参与课程互动、及时完成随堂小测试、上交作业等,都是得分的指标。她表示,积分制既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公正反映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针对研究生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程潇、唐昌敏分别开设“疫情下医务人员的薪酬、绩效与激励”“关于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的课题研究探讨”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科研活动。

“疫情下医务人员的薪酬、绩效与激励”专题讲座

质量不松:让学生在“获得感”中进步

大量案例、文献阅读、科研标书撰写评议、英文学术演讲......这门“作业满满”“挑战指数超高”的选修课为何备受学生青睐?

“这门课程告诉大家,那些年你想偷的懒,现在都得补回来。”级针推专业博士郑灿磊如是说。在课程教学QQ里,主讲教师梁凤霞习惯将自己搜集的学科热点资讯和最新进展第一时间分享给学生,并提醒大家重点思考。

作为学校年度研究生优质课程培育项目,《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课堂一直保持小班教学,保证师生密切互动。线上教学期间,梁凤霞早早地在研究生院网络教学平台上建好了课程,全程录制课程录像,课堂上实时讨论答疑。

“除介绍中医针灸科研标书的撰写、SCI论文的写作与投稿外,还结合疫情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中医针灸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和可能的机制,将课堂内容与临床研究进展紧密结合。”梁凤霞表示,《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她希望在9周的课程内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大家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线上教学质量的保证,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更离不开课堂的纪律监督规范。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堂上,明确规定“每次直播课前20分钟为课前打卡时间,三次以上不打卡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一项会酌情扣分”,授课教师检验学院郗娟老师表示,此项规定的严格执行,直接保证了直播课的出勤率。“课程作业我也要求学生要手写完成,加深印象,在课程群里拍照提交。”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高频错题,郗娟会在下次课堂中集中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不留疑点。

严格网络课堂管理

教师们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在近4个月的线上教学中,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团结合作,以“疫情”为“酶”,通过课程思*“催化”线上教学,形成了“MOOC预习—直播教学—录播巩固—线下思维导图—微助教章节测试—远程答疑”立体闭环教学模式,收获了学生的好评。在结课之时,同学们纷纷感叹对课程的不舍。

学生给基础医学院老师留言

为保证网络教学期间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学校还组织教学管理人员、督导人员、辅导员等进入各班级课程教学群,全程跟踪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并收集各大平台线上教学活动相关数据,开展师生问卷调查等作为质量监控的分析依据。同时,学校积极畅通教学督导沟通机制,形成以督导专家、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教学信息员为主体的督导体系,建立线上“一日一报”制度,严把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做好课程网络教学各项工作的检查、审核和组织实施。

亲爱的同学们

坚守“云课堂”学习不松懈

做好个人防护

湖北中医药大学等着你们健康归来

END您的故事征集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加强、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之际,湖北中医药大学官微联合学校校友总会推出“不负时光”系列主题报道。主题报道以“奋进”“母校情思”等为关键词,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征集您在年毕业季、招生季或常态化疫情防控、学习工作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相关图文、视频、信息线索可直接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负时光丨湖北中医药大学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