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科目/联系方式到这里查看哦。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先介绍一下浙江省院校情况,拥有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一共有四所: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是省内唯一的院校,但其口腔医学为7年制本硕连读,因此专硕名额少之又少。杭州师范大学的口腔医学系硕士点是近两年开办起来,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少。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浙江都比较有名,而浙江中医药大学地处于省会杭州,因此很多省内的同学和热爱这座城市的同学都会选择报考这个学校。
首先介绍一下这个学校的招生录取情况,今年统招22人(进复试33人),保研6人,共28人,没有调剂名额,全部为一志愿录取。相对来说,这个学校的初试和复试比较是残酷的,但是基本上初试分数比较高的同学优势大一些,因为该校初试和复试比例为65%:35%,除非复试比较糟糕,否则高分一般不会被刷掉。接下来我主要分享初试的一些经验。
个人情况,本人来自一所省外的三本院校,大一过四级,六级考三次通过。初试成绩为:英语83,*治74,口腔综合。
一,先说英语的复习。
今年的英语客观上是比前两年难不少的,原因在于,第一,阅读理解当中生词量大。第二,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滑坡。
初试当天考完后,晚上回酒店,上厕所的时候刷微博就顺便把答案对了(但我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客观题估分51左右(总分60)。
总结来说,英语的学习需要重复和细致。在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便开始刷考研英语单词课程,这里比较推荐朱伟。很多人觉得朱伟的课程废话比较多,但我个人认为课程一遍刷下来,很多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点还是收获不少的,考完研后对我英语的继续学习也有所启发。刷课历时3个月,每天抽出2小时左右,其实大四专业课很多,但我一般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进行,比如下午下课时同学们都在排队买饭,我会先去图书馆,然后在人少的时候再去买饭。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一般是每天早晨早起去人少的走廊)读恋恋有词当中的长难句,从跟着录音读到自己朗读,再到自己能够看着英文完整翻译出来。从始到终,恋恋有词朗读了7遍。同时。每天晚上用墨墨花20分钟背诵个左右的单词,坚持了天,其实背单词时心理压力不用太大,墨墨背单词的安排是不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复习,一遍一遍的重复,最终把单词记住。
单词记得差不多以后,开始做题(大概在四五月份),对比很多课程,最终选择考虫,看得是上一年的课,这样能够自己分配时间。这里说一下选择考虫的原因,首先因为第一遍刷题是很重要的,不仅是对真题进行熟悉,而且要注重详细的做题方法和解析,这可能就决定了考场上你的做题习惯。而考虫的阅读讲解是比较仔细的,个人也认可他的方法。跟着视频做完题后会按照老师的方法总结词汇,早上读阅读理解的文章然后再通篇自己口头翻译。
完型跟的考虫,也尝试找过其他老师的课程,没有发现比较好的,也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写作跟考虫的石雷鹏,他作文句式比较简单,但是比较好用。期间买了一个英文字帖练练字,然后我会每天早上花20分钟背诵并默写一篇,每天反复。后期会对着真题自己再写,整理自己的思路,控制好写作时间,写多了自然有了自己的一套模板。
翻译看过一些课,觉得唐静的不错,比较容易懂,方法相对也不错。但还是要勤加练习,控制时间,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
新题型看过很多机构的,考虫的,新东方的,但是并没有找到很好并且唯一的方法。这里提醒一下,新题型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有一些年份的题目纯技巧就可以做出来,近两年新题型比较注重基本功,还是要理解单词和文章意思,否则很难答得对。
二,*治的复习。
从六月开始全程跟的是徐涛老师的课程,每天1-2小时,他的课程风格风趣幽默,既能在考研备考紧张的情况下放松心情,又能够对历史有个比较好的把握。客观题和主观题都用的是徐涛老师的课。主观题命中率较高。备考期间也做过肖老师的选择题,今年命中率还是很高的。但由于时间原因,没有仔细深究,考场上记得题目,不记得答案了。所以主观题认准一个老师背诵即可,客观题的话要多刷。
三,专业课。
专业课的学习是最繁杂,最枯燥的。很多同学大五都在实习,可能学习的精力不够。在这里,我个人认为实习还是非常重要的,实习的操作让我们再回头看书本时印象更深刻,答题时考虑的更全面。但是也要有偏向,不能实习和考研一团糟,最后弄得找工作还比较困难。
专业课主要考查7本书:口腔解剖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预防学,牙周病学,21年新考查了一题黏膜病学当中的内容。题型为10个名解(50分),6个简答(60分),论述题5个(分),病例分析3个(90分)。
21年口腔综合最高分为分,以上5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口腔综合题目难度中等偏上,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第一,口腔综合的重题率较低,从15年至21年,每年重题率基本为零。第二,近来年英语名词解释考查较多,且21年有2-3个较偏。第三,改卷比较规范。浙江是出了名的旱区,不光是*治和英语改卷较严格,专业课也是如此。考完后我对自己的答题情况有所估分,但是最后成绩出来比预估少了10-15分左右。虽然如此,但是我依然希望想要报考这所学校的同学不要灰心,备考期间只要用心、勤奋,专业课该拿的分数还是能够拿到手的。
在正式准备专业课之前,我先对口腔综合真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例如,我将每一年考口腔颌面外科学的题目摘出来,并对照课本章节进行分类,在书中进行勾画,由此发现颌面外科学的后八章六年来只考过一道题,并且牙周病学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减小等等。因此,个人认为目标院校的每一年真题都值得反复推敲,去找到老师心里的重点内容,弄清考查范围和考查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个步骤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但将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看书时能够一眼找到老师曾考察过的内容,了解考查频率,这对我们的备考非常有利。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正式准备专业课时,我也一度陷入迷茫,觉得无从下手,但是慢慢地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是从5月份开始跟着视频课,每天用时2小时左右,边听老师讲解加深理解,边整理笔记,两个月后整理出了一本笔记,方便后期背诵。另外,坚持每天看1-2小时左右的教材,因为我觉得即使整理出所谓的重点,但很有可能遗漏知识点。如果能对全书进行阅读,有助于知识体系完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对将来的临床操作也更有帮助。
笔记整理完成后,我便进行开始背诵。在这里,提醒各位同学,一定要尽早开始背诵,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一定不要拖沓。背诵的过程是非常枯燥和漫长的,第一次时,往往是今天背诵,明天忘记,遗忘总是比想象的来的更快。但是,一定要坚持,反复的背诵,三遍之后,会有一点拨云见日的感觉。第四次、第五次,会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清晰和明朗。当然,由于口腔专业知识内容多而繁杂,在背诵时我们也需要一些技巧。比如我会编一些口诀。例如:影响骨结合的因素(早外力,生身手),另外,需要一些逻辑,在弄清基本原理后,更方便记忆。例如牙周病、牙龈炎的治疗,处理的重点往往是从去除菌斑牙石开始。
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背诵了各院校考过的真题,整理了一些比较容易考到的大题,例如今年浙中医药考到的根管治疗时诊间急性炎症的病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背诵的范围越广,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知识体系就越完整,背诵起来就越快,渐渐地,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历年真题是没有答案的,虽然在刚开始面对题目时,我们可能会无从下手,但随着备考的有序进行,对于综合类的题目(尤其是病例分析题)会渐渐的通透起来。
总之,口腔综合的学习和备考需要耐心和坚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就一定取得你想要的成绩。
(联系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