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里,中医是慢郎中,医院看不好了,才会想起找中医调理一下,似乎中医只能治疗一些慢性病,颇有一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无奈。事实上,中医作为一门医学,它对人体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无论是慢性病还是急性发作的疾病都有其独特的功效。
中医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快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帝内经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只要阴阳调对了,疾病的去除是很快的。再者,从阴阳变化产生出的经络,更有快速调治百病的功能,所谓“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本文主要介绍下心脑血管疾病常用的外治急救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因为体内阴邪过盛,如寒气、痰阻和血瘀等,导致阳气被削弱。而寒主收引,久而久之会导致血液淤堵,体内的血液循环受阻,如果血液循环在心脏区域和脑部区域受阻,会出现冠心病和脑血管的问题。轻则带来身体上的疼痛,比如胸闷、心悸、头晕、头痛乃至记忆力减退,重则瘫痪或死亡。
遇到心脑血管疾病突发,除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外,还可以采取一些中医外治的急救方法,先把人救回来,争取时间。
这些急救法都是以上述的机理作为基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阳气,去淤血,疏通相关部位的经络,使得气机通畅,减轻身体内部的压力。
心梗和心绞痛
心梗出现的时候,多数患者会表现为持续的胸闷、胸疼、心慌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满头大汗,还有可能会表现为濒死感。有的患者发病比较急,会出现恶性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猝死。
1、先通阳气:督脉上的至阳穴
至阳穴处于督脉上,在两个肩胛骨下角中间,从解剖来说,处于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名为至阳穴,说明是汇聚了人体大部分的阳气。
如果心绞痛突然发作,可以用手指在此穴位上以及周边找压痛点,用手指用力在此穴位上点按和弹拨3-6分钟,一般一分钟之内就可以缓解。
2、疏通经络:紧急疏通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可以采取按摩的方法。
寻找经络上的硬点进行按揉疏通,重点按压内关穴。按揉的力度一定要让穴位位置感觉到酸、麻、沉、涨。基本上按揉5~10分钟,心脏的不适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心经在手臂内侧,心包经在手臂阴面正中线上。在这两条经络上快速找到堵塞点,堵塞点触感会和周围正常肌肤有异样,手感会有点僵硬,通常伴有压痛。堵塞点可能不止一处,需要沿着经络循行路线细心寻找。找到后,将堵塞点揉松揉开。
3、拨腋前大筋
心经所属腋前大经,这条筋异常僵硬,可以用手把这条筋拨开。如果突发心梗,人马上站到患者背后,用手朝腋窝前在腋前大经上揉按,两侧心经的相应位置都需要处理。
这样,患者的心梗症状,如心痛、绞痛、心慌会得到缓解,然后可以在对方的内关穴、膻中穴、至阳穴揉按,进一步舒缓心脏压力,让血管畅通,阳气得以流通。
医院检查,做后续治疗。
脑梗、脑出血
对于脑出血患者,往往有头晕、意识模糊、身体失去知觉等现象。此时脑部压力会很大,因此首先要想办法降压,可以在耳尖,十个手指头的十宣穴进行放血。
快速找到身边尖锐的工具,比如针或者笔头,只要是尖锐的,马上在穴位上破皮,刺完后挤出血,医院。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平时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预防,维护阳气,保持经络疏通。比如冬天注意保暖,经常按摩心包经和心经,饮食不要贪凉,勿吃太过油腻的食物,控制糖分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