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病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颈椎病的知识以及艾灸的相关疗法,我们一起来学习:
1、颈椎病的产生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2、颈椎病种类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3、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4、颈椎穴取穴
颈椎取穴:大椎、身柱、肩井。中,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肩井:取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颈椎病的艾灸取穴常用主穴有:颈夹脊、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风池穴、大椎穴及颈椎压痛点等。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可相应的配伍以下穴位进行施灸:气血亏虚型可配足三里、三阴交;痰浊上扰型可配丰隆穴、阳陵泉;气虚血瘀型配有颈百劳、足三里、列缺;痰瘀交阻型可配伍膈俞穴、丰隆穴、外关;肝肾阴虚型可配伍肾俞穴、肝俞穴等。
5、颈椎穴艾灸方法及注意事项
颈椎病可用艾柱温和灸,每次每穴5—10分钟。但是在艾灸的时候还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艾灸颈椎注意事项
若是患者处于特别饥饿和过饱、疲劳以及情绪不稳的状态下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要是女性朋友处于月经期间也不能够使用艾灸。其次,若是一些患者患上传染病、处于昏迷和抽风期间,或者是身体一直处在非常衰弱的阶段,也不能够进行艾灸。
另外,对于自身没有制止力的人来说也不能够进行艾灸,比如患有精神上疾病的患者是不可以使用艾灸的。
(2)怎样预防颈椎病
虽然通过艾灸能够对颈椎病起到良好的缓解功效。但是,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平常也必须要劳逸结合,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的朋友们,平常更加要多注意一些。
一般来说,只要工作45分钟就需要适当的进行休息,这样才能够放松颈部和全身。还有,患者每天需要按时起床和睡觉,并且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能够将枕头放得太高。
(注:艾灸对于颈椎病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如果不医院就诊,必要时还是要遵医嘱。)
以上就是颈椎病的知识以及艾灸取穴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应对病症选穴进行艾灸治疗,但是必要时还是要遵循医嘱进行健康理疗。
爱健康,不等待,与“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