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调理,李东垣的《脾胃论》,分两种调理,益气升阳。
说到调理脾胃,现代中医都绕不开李东垣。他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编撰的《脾胃论》一书,可以说是有关脾胃调理方面最为全面的中医典籍。
在《脾胃论》里,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的病机无非两点:气火失调、升降失常。虽然病机似乎看不出什么“虚证”,然而病因则在“气虚”,脾虚不能升清阳。
所以,对于脾胃虚弱的调理,李东垣大致有益气泻火、升清降浊两种治法。但这两个治法,又都是建立在益气升阳之上的,这就是李东垣调理脾胃的独到之处。
而益气泻火之法,主要针对脾胃内伤引起的“热中(四声)”,而升清降浊则主要针对脾胃内伤引起的中焦气机闭塞。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
一、益气泻火:
李东垣在《脾胃论》里说: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这就是益气泻火之法,而具体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